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九章 一月定青州

第三十九章 一月定青州

蒋通从一开始就不想在青州大动干戈。[燃文书库][]

因为他的蝴蝶翅膀,在这一世,第二次青徐黄巾的规模,并没有真实历史中那样超过百万。而是只有三十万。而且领导人也没有管亥、杨凤这样的人才。这三十万青徐黄巾,不敢去攻打蒋通的牟平庄园,也没有青州、北上冀州的能力。只是困守在青州的乐安国、济南国里。时不时的劫掠一下臧洪驻守的齐国和孔融驻守的北海国。而且这三十万人里,以青州本地人居多,大多数都是被焦和这个家伙给生生‘逼’到黄巾队伍里去的。对这样的一个团队,蒋通为什么要斩尽杀绝呢?所以蒋通很是客气的给青徐黄巾的首领张饶写了一封信,问张饶降不降?降的话他可以不杀一人,而是全体黄巾军转为军屯屯民。他张饶本人,蒋通不能给他官做,不过可以保他富足一生。若是不降的话,留下青州子民后也可以走。去兖州、去冀州甚至南下徐州,都可以。可以说,为了和平解决这三十万青州黄巾,蒋通已经快要突破自己的底线了。

对于齐国的臧洪,蒋通就不是那么客气了。在给臧洪的信里,蒋通先是对臧洪首倡义兵讨董的责任感和勇气表示了赞赏。但同时表示,酸枣诸侯整日歌舞高会,你臧洪当时无地无兵无法西进讨董也就算了。后来本将和陈王殿下、曹孟德、刘玄德西进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跟上来?你是想真心讨董救国呢还是只为了自己的名声?你这样的人有啥脸待在青州做刺史?再说你这个刺史不过是袁绍自己表的。小爷这个青州牧可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所以臧洪童鞋你请。我们青州有一个空谈误民的焦和已经够了,不需要第二个只图虚名,真到做事的时候就闪一边的家伙。你要是真有羞耻之心,就快点走。省得本将亲自动手。

至于给孔融这个家伙的信,是最简单也是最粗暴的。通篇只有一个字。

滚!

三封信态度不一,收到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对孔融的态度最粗暴,但是效果也最好。孔融看完信后,脸‘色’通红,对着蒋通的使者把蒋通一阵大骂。负责给孔融送信的是蒋通的亲卫黄飞,来送信之前就知道信中的内容,所以早就存了不归之心。于是也针锋相对的回骂。可是面对这样极度无礼的举动,孔融居然不敢再多说了。到了晚上,北海国的士兵来通知黄飞:文举公跑了!搞得黄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还好跟在蒋通身边久了,每天都要看蒋通和各位从事、校尉们讨论政务军务。所以黄飞虽然家奴出身,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呢。于是临时客串一把太守,指挥北海国的相关官员封存府库,士兵归营,同时派出使者向蒋通汇报。结果就是,黄飞这一路本来就距离来说是最远的,但黄飞的使者却最先出发。

对臧洪的态度就要差一些,但效果也相当不错。臧洪看完蒋通的信后,不动声‘色’的开始封存府库,统计民册。这些都‘弄’好了后,非常有序的和蒋通的使者做了‘交’接,然后不慌不忙的带了随从从容上路。算是为自己的名士招牌留下来点面子。

对黄巾军首领张饶的态度最好,结果却最不理想。张饶这家伙居然回信说要他投降可以,他也可以‘交’出济南国。但是他要做乐安国国相。蒋通对孔融和臧洪的反应都不算太惊讶,但接到张饶的回信后却让他很是诧异。他反复的把张饶的回信翻来覆去的看了两三遍,还用鼻子凑到信上闻了闻:“这家伙的脑袋是怎么想的?他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大便吗?”

与此同时,乐安国临济县,青州黄巾大本营里,一场争辩也在上演。

“张帅,你就这么跟蒋浩然回信了?为什么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

“呵呵呵,于毒兄弟,俺这个条件很厚道?整整让出一国之地哦!那蒋浩然只要不是傻子,就该答应俺的这个条件?”

“蒋浩然不是傻子,你才是傻子!飞燕兄弟怎么就派我来联系这头猪呢!”于毒在心里很是郁闷的呐喊了一番后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对张饶发问:“敢问张帅,现在我青州三十万义军中,有多少是青州人?”

“嗯,这个还真不清楚,但徐州来的老兄弟确实不多,现在有很多人都是我军进入青州后加入的。哎呀,说起来还真要感谢于兄弟你啊。要不是照你说的,和焦和那个蠢货虚以委蛇,骗取他的粮食和兵器,我们也没有本钱招揽这么多人啊。”

“有整整二十三万青州人!张帅!徐州的老兄弟只有七万!所以朝廷以前叫我们青徐黄巾,现在叫我们青州黄巾!”

“哦。原来我军中有这么多青州人啊”

于毒看到张饶这么一副白痴样儿,吐血的心都有了:“张帅可知蒋浩然幼年时的名号叫什么?”

“青州枪王?”

“这只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叫青州麒麟儿!”于毒语气愈发急促高亢起来:“张帅,如果是其他人领兵来攻打我青州义军,毒是不怕的。可是蒋浩然领兵前来,就不能不审慎以对!东莱蒋家在青州根深蒂固,蒋浩然在青州威望卓著!当年管帅、杨帅、白帅、李帅,聚众五十万,青徐数十个州县。名震天下的陶公祖麾下的丹阳兵,也不能将其如何。但四位渠帅、五十万队伍,遇上蒋浩然,就是一个全军覆灭!可以说青州父老都是以蒋浩然为荣的!在我军和焦和那个蠢货面前,青州的百姓会选择我等。可是现在他们的麒麟儿回来了。你说他们会选谁?毒在这里说一句,若是我军与蒋浩然对垒,只要蒋浩然亲自站到阵前,我军里的青州人,大半都要哗变!”

“有这么严重,于毒兄弟,那我该怎么办?”

“早就叫你趁着蒋浩然西进讨董,渤海空虚之际提兵北上,占领渤海,然后越过巨鹿郡和飞燕兄弟会合。要不是你担心丧失山大王的地位,贪恋青州土皇帝的位置,何至于今日!这个张饶比起当年的管帅、杨帅实在是差的太远了!看来这青州黄巾是没法带到黑山相助飞燕兄弟了。不过我于毒也不愿意就这么死在‘乱’军之中。说不得也只好试一试了。”于毒在心里腹诽了一阵后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再向蒋浩然派出使者,只要蒋浩然愿意用他的水军载我等去河内郡,我军就愿意‘交’出济南、乐安两国。”

“说到底还是在忽悠我去黑山嘛!哼,褚飞燕那个无耻之人,为了继承大贤良师的传承,连自己的姓都改了。我们张家哪里需要你这样的外姓之人来冒充了?老子才是真正的张家传承!”张饶脸上‘阴’晴不定的变化一阵后,对着于毒说道:“于毒兄弟,我这不是刚刚向蒋浩然派了使者么?要不再等等?看蒋浩然怎么回复再定下一步行止如何?”

于毒还想再继续劝说,但稍微停顿了一会后,非常配合的躬身为礼:“就依张帅。”

高唐,蒋通大营。

“看来本将是高估了这个张饶的智商了。传令!全军整备,明日朝食后出发!向着临济前进!”

初平元年十月十一日,蒋通从高唐出发。一路之上,各地青州本地黄巾望风而降。整个济南国,未经一战即告落入蒋通手中。张饶这个时候才相信于毒的话是正确的,赶紧派手下请于毒来商议。可是手下回报,于毒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跑掉了!张饶赶紧再次派出使者,希望蒋通能派出水军送他去黑山。可是这个时候的张饶已经不是拥众三十万的张饶了,对于蒋通来说,这个猪头已经是自己砧板上的‘肉’,为啥自己还要让自己的水军那么辛苦呢?于是非常明确的拒绝了张饶的这一要求,并且明确表示:投降,饶你一命。不降,就来战!

麒麟儿归来的消息在青州大地广为传播,本来当初就是因为缺粮活不下去才被迫从贼的青州百姓,或单枪匹马,或成群结队,用尽各种手段脱离黄巾军向蒋通的军队投降。蒋通手下的预订太守、国相们为了争夺这些人口,又是好一阵辱没斯文的‘鸡’飞狗跳,而为了安置这些来投奔蒋通的青州父老,蒋通的军队也被严重的拖慢了速度。不得不在济南国内暂时停了下来。这次暂停,虽然也给张饶聚集部众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东莱的典韦和蒋盛,也带着五千蒋家‘私’兵开始向西‘挺’进。

到了初平元年的十一月一日,蒋通的军队再次前进,进入乐安国。成功与典韦、蒋盛的部队会师。十一月三日,蒋通全军两万余战兵,一万民夫,和张饶的五万余部会战于临济城下。

这一场会战,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左右。张饶的部队就迅速崩溃了。渤海军已经是天下有数的强军,经过皇甫嵩的点拨和郭嘉的完善后。渤海枪阵更加成熟。再次对上这种甲胄不齐、士气不振、统帅垃圾的民兵部队。只能是用摧枯拉朽来形容。张饶被太史慈斩于马下后,余部四万余人尽皆归降。至此,从蒋通南皮发兵到最后平定青州,前后只‘花’费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青州残存民众齐声欢呼自己的麒麟儿的归来。而蒋通一月定青州的消息传出后,天下诸侯莫不大惊失‘色’。

对于一般的诸侯,比如像袁术这样的家伙来说。一块地盘,敌对势力被赶走或被消灭后,这块地盘就是自己的了,之后征税征兵就是应有之意。但是对于蒋通来说,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青州虽然没有了大股的敌对势力,但是这个时候的青州,又不能为自己提供军粮、赋税、兵源,自己还要不断往里面倒贴。所以严格说起来,他现在还不是真正的青州牧。

青州在大汉十三州里并不是一等大州,但黄巾‘乱’起前,也有三百多万在籍人口,加上世家大族隐藏的人口。实际数字接近五百万。东莱郡是大汉帝国东部偏远小郡,黄巾‘乱’起前也有在籍人口五十多万。但是两次黄巾之‘乱’,一次席卷天下的瘟疫,再加上主政官员的荒唐。等到蒋通再次打回来,仔细统计后悲哀的发现,整个青州即使加上这收降的三十万黄巾,也不过八十万口。跟一个渤海郡差不多!而且这还是青州的世家大族近乎全灭后的统计数字,也就是说,在籍人口数和实际人口数差距不会太大!五百万,八十万。青州的人口短短六年间锐减了80%以上!

而且这剩下的八十万人,绝大部分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灾民、难民。更头疼的是这些难民里还有不少幸存的世家子弟,因为蒋通是青州本地人,早年和这些家伙也有‘交’往。现在这些家伙这个时候又嚷嚷着要蒋通恢复他们的田地,帮助他们找回以前的佃农和家奴。不得已,蒋通只能暂时停留在青州,并急调荀彧、王烈、国渊等人前来帮助他抚民、断案、恢复生产。这么一来,青州牧的班子,倒是很大程度上开始向青州这边倾斜。

恢复青州的秩序,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重建青州的乡绅地主阶层。

乡绅地主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影响当地的政令执行就是豪强,豪强取得了可以世代受惠的政治特权就是士族。蒋通虽然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士族,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士族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味的为敌并不是明智之举。如果自己在处理青州世家遗族的问题上过于强硬粗暴,说不得,渤海的世家们难免会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在稍后和士族总代表袁绍的对决中,渤海世家说不得会拖自己的后‘腿’。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分布在各个乡村的乡绅地主来完成的。搞一刀切,彻底消灭乡绅地主阶层,只会导致民间文化和全民素质的整体倒退和低下。所以即便不考虑现实原因,只单单为民族文化传承负责这一点,蒋通也不能完全不考虑青州世家大族重整家‘门’的呼声。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渤海民心向着蒋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蒋通军屯的示范作用。因为军屯户的生活明显比土著自耕农好,比渤海世家手下的佃户就更好。所以渤海世家们剥削起自己的佃户来也要一忍再忍,生怕催‘逼’过甚自家的佃户就逃跑了。因此蒋通决心在青州也稍稍扶持那么几家世家复兴,一方面为自己打好政治牌,一方面也为将来民心的获取做好准备。

因为自家主公已经明白的说明了以上的几点考虑,王烈大fa官在关于裁定青州世家遗族关于田产、佃户的争夺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秉公执法’,而是稍微保护了一下各个世家遗族的利益——以前你们这些家族跨州连郡的大庄园是别想全部拿回来哪,没看见东莱蒋家的当家人,我们主公自己都没有找青州政fu索要以前被黄巾军占领的四个大庄园么?不过呢,虽然是历经血战才保留下来的,但我家主公怎么着也保留了一个牟平庄园是不?这样,你们提供田契,青州政fu允许你们自己挑其中的一个庄园归还你们。同时其他的庄园青州政fu用粮食进行赎买。粮食哦!这可是粮食哦!有了粮食,你们自己就可以去招募流民了嘛。这样一来你们的佃农、家奴不就有了么?但是咱们先说好,我们青州政fu的军屯招募可以在你们招募流民之后才进行,但你们每家最多只能招募五百户流民,总人数不准超过一千人!因为政fu也是需要人口的嘛!什么?你不服?你说要恢复以前你们家以前一万户的佃农规模?老兄,你脑子烧坏了?根据这县衙存放的档案,黄巾大‘乱’前你们家‘交’的人头税可是只有一百名佃户么?怎么你家会有一万户呢?嗯,明白了,老兄你以前隐瞒人口啊,而且还隐瞒得不少?嗯,那这样,归还你家庄园的事情先停一停,我们先来算算你们家自大汉光武中兴一百多年以来偷税漏税了多少,你把这些税款补齐了我们再说后面的事情好不好?哦,你说五百户你认了?这就对了嘛。好,结案,你来签字按手印

蒋通的这一手,虽然对世家大族让利并不彻底,但也是难得的仁政了。毕竟战‘乱’之后还愿意归还战前庄园的,当今天下,一个诸侯都做不到。复兴家‘门’!这是多么具有震撼力的口号啊!凭着郭嘉和张涛、李马槽等人麾下的间谍系统的广为宣传,浩然公高义这五个字,逐渐的又在天下世家大族嘴上挂上了。

初步搞定了青州残存的世家大族,蒋通开始在青州全境实行军屯。所谓军屯,就是以自家的‘私’兵、老兵、残疾军人为基层的亭长、屯长。蒋通规定,五百户为一亭,十亭为一屯。将流民按照军事化的方式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居住,冬季农闲时军训,集体兴修水利设施,夜间夜校洗脑。从而增强农民阶级的纪律‘性’,提高民众的忠诚度和预备兵源的素质。但是在生产上,来自后世的蒋通坚决否定了集体耕种的生产方式,而是彻底的包产到户。

在具体的鼓励开垦的政策上。蒋通借鉴了西晋初年的占田令和北魏时代的均田制。规定军屯屯民,每户男子授粮田二十亩,桑田十亩,菜田五亩。‘女’子授粮田十亩,桑田五亩。这样一夫一妻组成的家庭,总共授田五十亩。初平元年,政fu贷给过冬的口粮和种子,此后分五年偿还。初平二年免税。初平三年起,粮田每亩征收一石粮食。桑田每亩征收五十文钱。菜田不征税。免除人头税和徭役。若有需要时,军屯屯民要服兵役,服兵役期间,全家免税,政fu酌情予以补贴,补贴额度不低于一年赋税额。在保证政fu授田的收成达到至少能够完成赋税足额缴纳的前提下,政fu鼓励开垦荒地,夫‘妇’二人可以最多自行开荒五十亩。这五十亩地政fu不征税。田主死亡后,政fu拨给的土地要归还,但自行开垦的荒地可以传给子孙。同时政fu要求每一个屯长、亭长,教导军屯屯民如何‘精’耕细作,如何饲养家畜家禽等以改善生计。

中国人对土地的热情永远第一,搞好了农业、农民、农村等三农问题。青州才能算是真正的安定,这里才能真正成为蒋通征伐天下的基地。但是数十万人的分田分地,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从初平元年十月底开始,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各个郡国才算勉强完成军屯编户和田地划分。最后的结果是青州残存世家大族分走了十万口,军屯编户得到六十万口。这六十万口蒋通来了个平分,青州原有的六个郡国,每个郡国得十万。

最后还有十万人,这十万人中超过六万是张饶等人带到青州的徐州人,剩下的则是青州黄巾初起时的老资格。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不少平民的鲜血。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脱离了‘民’的范畴,成为了好吃懒做,贪于享乐,肆意劫掠的‘贼’。这些家伙放入民间就是祸害,不安定因素。蒋通可不想自己将来在河北和袁绍、公孙瓒大战时后院起火。再说了在乡土观念及其浓厚的这个时代,把徐州人散编入青州人为主的军屯中,也是对徐州人的不负责任。所以蒋通把这十万人统统‘交’给刘馥。让他们去进行平原郡新城的修建。美其名曰:劳动改造。

刘馥在青、冀、兖三州‘交’界处兴建的这座新城,被蒋通命名为镇西堡。这座城完全脱离了古代中国城市的范畴,不再是一个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是一个纯粹的西方式的军事堡垒。在参观了蒋通、蒋盛反复修筑的牟平庄园棱堡后,刘馥创造‘性’的做出了一个十二角的棱堡设计图。该堡横跨漯河,墙高十米,全部用水泥浇筑而成。一开始蒋通还在发愁到哪里去找那么一大笔钱来筑城,结果在整编完青州人口后,有了十万劳改犯,人力资源就从耗费最大的一块变成了最便宜的一块。这样一来修筑新城就可以立刻进行了。

当蒋通和他的下属们开始为了青州的复苏反复奔走,辛勤工作的时候。留守渤海的郭嘉等人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