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第84节(1 / 2)





  在纺织厂的司机开着货车,带着“轰隆隆”的声音离开麦秆公社的时候,在几个大队长围坐一团,十分热切地看向苏曼打算好好和对方确定布料事情的时候,在社员们得知了他们能够不用布票就买到布料做衣服的消息,而越发感谢苏曼的时候,放晴的天空中又一次飘落下了片片雪花。

  1970年就这样,随着这些雪花到来了。

  伴随着这些被运往麦秆公社千家万户的家里去的布料的出发,新一年的春节也如约而至了。

  在春节放假,苏曼和陈秋苹一起回到县城家里以后,和苏刚山、赵桂枝、林芳一起围坐在摆满了美味佳肴的桌前,苏曼的内心是无比的满足与平静。

  这是她在这个世界所度过的第二十个春节。

  今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的二十年。

  看着外面的落雪,和屋里的热闹,过了年论虚岁就有20的苏曼难得跟苏刚山那里喝了一小杯她奶酿的酒,不算多,她也没醉,但苏曼就是控制不住地有些想笑。

  坐在堂屋的木头椅上,苏曼痴痴地笑着,对正拿着手巾给她擦脸,嘴里头还忍不住数落她这个“一杯醉”的赵桂枝说道:“奶,春节快乐!明年一定会更好,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赵桂枝心里头也是这样觉得,嘴上却不饶人地说了一句:“瞧你这傻样……行了,快别跟我这傻乐了,赶紧醒醒酒,等会儿该守岁了!”

  是啊,该守岁了。

  ——新年快乐。

  ……

  春节以后,日子像是长了腿一样,过得飞快。

  转眼之间,积雪消融,春雷惊动,独属于春天的三月就这样到来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苏曼还只是一个被人故意分配到这里的妇联小干事,为了能够尽快做出得到认同的成绩,每天骑着自行车满大队跑,却得不到任何的人重视。

  而在今年,她却已经成了麦秆公社人人皆知的二把手,是人人尊重的妇联主任,也是效益极好的服装厂副厂长,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她,知道她的名字,也都十分崇拜她。

  尤其是在苏曼将那四百匹布卖出去以后,公社和各大队这些不用像往年那样苦兮兮地将攒了好久好久的布票全都用光也买不到多少布料的社员们在穿上了由公社的麦田服装厂卖给他们的不用布票的布料做成的衣服以后,苏曼在群众之中的呼声是越来越高,号召力也越来越大。

  像是这才刚开春不久,公社这边就积极响应苏曼的号召,准备放鞭炮开工动土建砖窑了。

  对于砖窑的建造,苏曼可不想只是小打小闹,跟服装厂刚办成时那样,连个正经的开工仪式都没有,尤其是开砖窑只是苏曼的第一步,之后她还得扩大经营,成立砖厂,将整个麦秆公社都改造成新时代脱贫小康村呢!

  苏曼在上辈子可是见过不少从前工地里开工现场的盛况,对于搞噱头这种事情,她简直是手到擒来。在田庆丰以为就只需要放挂鞭炮好讨个吉利就能直接开工的时候,苏曼却是特意去了一趟县城,跟县宣传部的同志套了套关系,又花钱请他们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才给人请了过来。

  看着过来对着他们这一片都还算是荒地的地方拍个不停的宣传部的同志,田庆丰拉着苏曼到了一边,小声问道:“小苏啊,是不是有点过于隆重了?我觉得你就算是想要拍照留念,也应该等咱们砖窑捡起来以后再拍,这光秃秃的一片地有啥好拍啊?”

  这还叫隆重?苏曼不以为然,恨不得场面再热闹热闹,热闹到能被新来的县长关注到才好呢!她可是听说了,这位新上任的县长同志是个实干派,据说不光为人十分正直,还是个任人唯贤的好领导。

  作为花阳县几个公社里排名倒数第一的公社领导,苏曼自然是不甘落后,想要让他们麦秆公社能入了新领导的眼,不为升官发财,只为了今后她再想发展什么的时候,能跟县里头申请得更容易些。

  为此,苏曼咋建砖窑上可是铆足了劲,只为了好好出个风头,得到这位欧县长的关注。

  不过对于向来务实不懂得借机出彩的田庆丰的疑惑,苏曼也不打算解释太多,以免给他留下自己太过钻营的印象,便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将自己准备好的铲子递给了田庆丰,嘱咐道:

  “书记,等会儿您就拿着这把系了红绳的铲子去铲咱们砖窑所在地的第一铲土,动作记得放慢点,方便人同志拍照。其他的,您就不用操心了,都由我来就行了!”

  说着,苏曼见宣传部过来拍照的那几个人已经拍完了环境,朝自己这边走过来的样子,直接给田庆丰推到了拍照最佳位置,笑着和宣传部的同志寒暄了几句后,又给田庆丰使了个眼色的同时,鞭炮一响——

  麦秆公社建设砖窑的开工仪式,就正式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70年代最佳c位:田庆丰同志!

  70年代最佳推手:苏曼同志!

  ------

  跟你们讲个恐怖小故事

  ——今天还要早起上班!

  第79章

  这个年代,在宣传部上班的干事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爱端架子,搞仪式感,也爱拔尖抢上出风头的“人来疯”;

  一种是沉默寡言,伏案疾书,还能够得到领导看重的“笔杆子”。

  显然,苏曼请来的这几位扛着相机里窜外挑的同志不是“笔杆子”而是……

  宣传部的“人来疯”干事们:“田书记,麻烦您再换一个姿势,脖子上最好再挂条毛巾……对了,谁带水壶了?能不能给田书记鬓角处掸点水,制造出一种辛勤汗水流下来的感觉!”

  身不由己的田庆丰书记:“……”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各自的拍摄想法,颇有种在未来八十年代将会红遍全国的小品搭档二人组那部经典的《拍电影》小品中的对话与要求。

  田庆丰则是僵硬地拿着手里的铲子,在对面宣传部同志的要求下,他既要保持脸上充满希望的笑容,还要保证拿着铲子挖土的动作中要带有农民的朴素。

  这让艰苦朴素了近五十年,从来没有干过弄虚作假的事情,也不懂啥叫作秀的田庆丰心里苦极了。他就知道,能让苏曼都放弃的出风头的事情,一定不是好事!不然的话,这种事情又哪里会轮得上他这个可怜无助又弱小的书记!

  想到这里,田庆丰忍不住抱着渺茫的希望看向苏曼,试图用眼神打动对方,让她能够前来解救自己。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啊。

  ——死道友不死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