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第83节(1 / 2)





  这样想着,苏曼就开始埋头看起这些资料了。

  她得尽快消化掉这些东西,以确切掌握对烧砖二人组所学技术的深浅,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所以,继续奋斗吧!

  为成为更好的自己!

  ……

  在苏曼看完了赵磊和周爱国两个人各自记录的,关于他们这三个月时间里有关学习的笔记的时候,九月份也马上就要过去了,各大队都开始集中人力,准备秋收了。

  对于生产大队的社员们而言,秋收,绝对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六个生产大队里,除了于家堡大队因从前的大队长没能在起到带头作用,而导致从前几年的春耕秋种中,社员们的态度不够积极以外,其他几个大队的社员可都不会在这关键的时刻掉链子。

  不过,今年不同于往年。

  没了于大海那个带头偷懒的大队长,换了郭队长这个种田达人来监督秋收工作以后,于家堡大队社员们的好日子可不光是到头了,还是一去不复返了呢。

  在秋收期间下乡慰问考察这事儿,是田庆丰作为公社一把的工作。苏曼不愿意抢了他的风头,再加上自己如今在公社挂着的职务头衔都还是妇联主任,这妇联和秋收两个词可以说是打着八竿子都扯不上的关系。

  这是属于公社书记去刷人缘,收获尊重与爱戴的舞台,就像是整个公社都因秋收而陷入忙碌时,反而只有苏曼这个大忙人悠闲得好像在度假一样。

  这倒不是苏曼消极怠工,主要是秋收秋种的工作实在是太重要,她就算是有心想要继续发展服装厂,开始建造砖窑这些绝对能够创收的工作,在大队社员的心里,这些也都只能排在粮食的后面,因为他们知道,饥饿是有多么的难捱,粮食是有多么的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苏曼敢在田庆丰前脚才戴着草帽子,骑着自行车悠哒悠哒地朝各大队出发以后,后脚就借着去纺织厂谈合作的理由,也跟着一起离开了公社的根本原因。

  ——所有人和事都要为秋收让路。

  包括她、她的服装厂和所有的计划。

  虽然苏曼觉得以自己的力气去帮忙收割粮食可能会更有效率,但她觉得自己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研究研究该怎么挣更多的钱,好能让他们公社拥有更多的设备,像是收割机这样。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苏曼向来是个务实的人,在明确了自己于秋收秋种这段时间的工作中的定位以后,她决定自己要趁着今天是礼拜五,自己刚好可以回趟县城,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以后,还能够在家里住两天的时间中,好好整理一下最近的工作和计划。

  ……她打算先去纺织厂,和王厂长谈一谈接下来的布料批发合作,敲定更多的细节;再去看看县政府的档案库里看看没有更专业的资料内容;最后她再回趟家,把她花了十块钱留下来的瑕疵布带回去。

  嗯,就先这样计划吧。

  苏曼在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会儿后,果断地骑着自行车朝着县城出发,并在抵达县城以后,十分从心地将原本计划中她最后才要做的事情,率先完成了。

  ——“奶!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就是时空大法啦!

  感觉我这本可能会写到百万字(?)虽然感觉这本书完结的日子有点遥遥无期,但我还挺向往这种放慢节奏,一点点将事业线勾勒完成的感觉。

  那么,由我慢慢写

  请大家慢慢地看吧。

  感谢在2021-09-22 22:22:13~2021-09-23 22:58: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情绪1mpuls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7章

  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过去,随着今年还算是丰收的秋收工作结束以后,人们在又忙碌了小半个月的秋种以后,1969年,这个20世纪60年代的最后一年,也即将和人们挥手告别,准备将身上的重担都交给马上抵达的1970年。

  这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时节,甭管是城里还是下乡,都还不兴过元旦节,更没有所谓的“跨年”这一说。所以,在进入十二月份以后,麦秆公社包括几个生产大队的人,全都像是入冬以后要冬眠的小动物一样,全都穿上了棉袄,准备猫冬等待春节了。

  由于麦秆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几个公社里面最早一个入冬的地方,才能刚进入12月份,就下了好几场雪,气温说着也快要降低到零下的原因,人们也都越发地不爱出屋,这让原本还想要在秋收结束以后大干一场的苏曼也只能暂时搁浅了自己的计划,等着明年再开土动工了。

  毕竟,这甭管是只提供春秋两季的服装厂成衣生意,还是她一直想要着手操办的砖窑,都不太适合在这寒冬腊月里头继续。

  服装厂的工作,不说他们现在还没有棉花,没法做棉袄的情况,就说在最近连下了几场雪,苏曼发现从生产大队通往公社的路都满是积雪的情况以后,工人们上工下工也都是问题。所以,苏曼索性暂停了服装厂的工作,之前给的那笔工资足够女工们能过个好年不说,就是服装厂如今账上的资金,也足够苏曼放下脚步,明年再战的了。

  至于砖窑……

  苏曼倒是想过趁着秋收以后,过年以前先把砖窑盖起来,等来年开春就能直接投入生产。但问题是,砖窑所需要的占地面积很大,需要放在一个较为空旷好取材又能够利用天然的地理环境来进行砖窑建筑,而砖窑本身的结构建筑也是一个大问题。

  同时,砖窑所建的地方还要远离耕地,远离社员,以避免制造出来的污染会影响到耕地的环境,和社员们的健康。可在这个要求的同时,砖窑还得处于一个方便运输的地方……总之,建砖窑本身就已经很难了,砖窑的选址就更难。

  再加上如今这数九寒天的,泥土地都给冻僵了,苏曼也不愿意辛苦社员们在这种时候动工,便也将这事儿安排在了过完年后的开春,正好也趁这段时间让赵磊和周爱国俩人好好研究研究砖窑的事情,正经八百地画个设计图出来。

  不过,将部分计划推迟延后,不代表苏曼的事业也要跟着一起告一段落,更不代表她本人要和大队里的社员一样,在结束这一年地里的活计以后就开始准备猫冬过年,她可还有新的计划呢!

  ……

  公社。

  在连下了好几天雪后的这个难得的晴天,苏曼穿着她奶亲手给她缝的一身用她拿回去的瑕疵布料做成的漂亮的袄子,站在如今已经被服装厂征用的仓库门口,高声指挥着货车停好以后,对已经来过麦秆公社一次的司机师傅说道:

  “师傅,我们这边准备卸货的同志已经到了,麻烦您给指挥指挥,教教他们怎么才能把布料码得跟您纺织厂库房里那样整齐,给我们也掌掌眼。顺便,咱们也争取赶在今天落雪以前把这批布料都码好了,到时候您也能早点回家,不是吗?”

  说着,苏曼一副“别拿咱们当外人”的样子,给本来还有点不耐烦又被派来这犄角旮旯地方送货的司机师傅塞了两盒烟。

  原本还想拒绝司机师傅:“……咳,那啥,人都在哪儿呢,赶紧卸货吧!”在将两盒烟揣进兜里,看清了上面的牌子以后,司机师傅更加热情地说道,“我跟你说啊苏厂长,别看我就是个司机,但要说我们纺织厂仓库是咋码布料的,我比那管仓库的人还清楚呢,你算是找对人了,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