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九五章 只差一战(2 / 2)


只是原来没有见过这支队伍,并不觉得如何,如今这么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支队伍的不同来了。

不过,眼下当着工部尚书毕懋康的面儿,他却不能多说什么了,而对于皇帝的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他却听得真切,其中的意思,他自然是心领神会,只觉得眼前的崇祯皇帝确实越来越有城府了。

孙承宗正想着,就听皇帝对毕懋康、孙元化说道:“毕爱卿、孙爱卿,你们安排的试射与演练,可以开始了!”

毕懋康与孙元化听了皇帝话,立刻躬身领旨,两人小声商议几句,随即安排了随从传令。

很快,崇祯皇帝站在这处检阅台上,就远远地看见一个砖石搭建的塔台上令旗挥舞。

紧接着,随着矿营将校的指挥口令连续传下,原本集结一处、不动如山的矿营士卒动若脱兔,迅速行动起来。

一个十人的小队,迅速起身,转向,然后呈散射状奔向远处的靶壕。

另一个十人的小队,随即起身,转向,快速整队对齐之后,每人间隔数步,面向远方的标靶站定。

尔后,是第三个十人小队出列,跟随着上官的号令,先是领取了试用的新款火枪和弹药袋,然后快速上前,交到那排已经站定位置的试射枪手手中。

做完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这些辅助人员并不撤离,而是错开一步并上前,然后转身站立于试射枪手的身后。

再接着就是,就是装填的口令了。

看到这里,崇祯皇帝侧身看着毕懋康和孙元化,冲他俩点了点头。

因为他已经明白,这些看似无用的程式化的预备工作,都是为了确保他这个皇帝在靶场试射火枪期间的安全。

就在崇祯皇帝心里想着这些细枝末节的安排之时,检阅台下远处的阵列之中已经响起了“开火”的命令!

“嘭嘭嘭嘭……”

燧发火枪击发后的爆响接连传来,而火枪击发、火药燃烧而形成的白烟也随即被风吹散。

一些白烟被吹到了检阅台的附近,空气中飘散着一丝丝硝烟的味道。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含有硝烟的空气,然后长长地吐了出来,转头对着侍立身后的御前侍从武官曹变蛟、祖克勇、侯天锡等人说道:

“去!你们几个去检查一下全部的靶子,去看看几颗弹丸中靶,几颗弹丸脱靶!

“顺便也测测矿营火枪手与靶壕之间的距离,看看中间相隔着多少步,有没有东虏步弓轻箭射程远!”

这些久在御前的侍从武官们,都知道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因此,听了这话,立刻躬身领命,快步而去。

曹变蛟、祖克勇、侯天锡虽然年纪轻轻,平均不过二十出头,但却都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沙场老手了。

其中曹变蛟和祖克勇,都曾在辽东军中效力,对于东虏步弓轻箭的射程十分了解。

东虏的步弓要比其骑弓巨大,而且更为强劲有力,步弓常常用重箭,射程可达一百四五十步。

折合后世的算法,东虏步弓使用重箭的射程,可达一百三十米左右。

而若是东虏的步弓使用轻箭,其射程还要更远,最远可达一百八十米左右。

一百八十米的距离,对于身高腿长的人来说,约在一百八十步左右。

而相对于身高一般的普通人来说,一百八十米的距离,则在二百步开外了。

弓箭能够达到这样的射程,当然是一个十分惊人的距离!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原本历史上的明军虽然已经大量地装备了火器,却依旧不是后金国女真八旗军队的对手。

因为当时明军的火器,火绳枪也好,三眼铳也好,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有效射程。

而明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所谓神枪,其最大的射程也不过相当于后世的八十米而已。

算算明军火器这样的射程,再加上火绳枪、三眼铳、神枪等火器,相对又比较落后,装填麻烦,射速太慢,若在野外,打了一次之后,基本上就成了烧火棍了。

所以,面对女真八旗劲旅的时候,大部分装备了各式火器的明军根本不堪一战。

反倒是如同石柱白杆兵、广西狼兵这种只是装备了特制冷兵器的土司私兵,在面对女真人的时候反而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