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九四章 文人相轻(2 / 2)

原本历史上因为杀了王嘉胤而被崇祯皇帝直接提拔为副将的张立位和王国忠,这一次虽然没有被提拔为副将的职位,但是也得到了朝廷的任命。

王国忠因为杀死贼首“横天王”王嘉胤以及贼军“左丞相”王二的功劳,得授镇西营参将一职,准募两千青壮,驻守永宁州城,同时接受洪启胤的节制调度。

两千青壮自然要从石门关和神南峪俘虏的一万六千多山西籍贼军喽啰之中征集。

而张立位则被授予新成立的锦衣卫西镇抚司千户,今后在锦衣卫西镇抚司镇抚使胡一魁的手下,专门担负策反流贼头目、抓捕流贼亲眷的职司职能。

对于王国忠和张立位这两个人,不管是崇祯皇帝本人,还是山西剿贼一线的督抚们,其实都很放心,根本不担心他们会降而复叛,或者重新做贼。

毕竟这两个人可是杀了王嘉胤和王二,搞得神南峪贼军大营全军覆没的人啊!

若是今后再对朝廷有了二心,那可就是纯粹找死了。

历史上,王国忠在对战流贼的时候,因为一次兵败而被免官。

他自己也知道失去了朝廷庇护,必然会受到流贼的报复,因此隐姓埋名隐居在绥德,可是最后还是被攻破绥德的李过给揪出了出来,献给李自成之后,被凌迟处死。

可见李自成等流贼头领,对于王国忠的背叛,究竟有多么的痛恨!

所以,如今最害怕流贼闹大,最害怕流贼成气候的,恐怕真的是非他们两人莫属了。

若是还有第三个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是刘国能了。

这一次,刘国能并没有更进一步,而是在崇祯皇帝的封赏旨意抵达平阳府之后没多久,就跟着来自京师的北镇抚司千户吴国安一起南下河南怀庆府,去找正在怀庆府募兵的旅顺镇守使李信报到去了。

至于李邦华,在受封为平阳伯之后没多久,也沿着汾水北上太原去了。

他回京的请求被崇祯皇帝和内阁拒绝了。

不是皇帝不想让他回京,而是山西剿贼的战事虽然告一段落,但盘踞在晋北的流贼人马还没有赶尽杀绝,山西的剿贼战事毕竟还没有完全结束。

再说,孙承宗不在,李邦华也不在,军机处只有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病怏怏的英国公张惟贤,现在很多事情,年轻的崇祯皇帝都可以一言而决,这种状况在持续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

所以,李邦华就被内阁起草而皇帝批准的一道旨意留在了山西,只能继续北上太原,坐镇围剿窜如晋北的流贼去了。

卢象升带着天雄营,押解着被各部将领挑选剩下的一万两千多名贼军俘虏,启程离开了平阳府。

经潞安府补充粮草之后,出滏口关,然后一路长途跋涉。

他要将这些俘虏押送到登州,然后交由登莱总兵张可大,再将他们充军到瀛洲镇守府辖内的各个海岛上去。

卢象升及其麾下天雄营将领,当然还想留在山西剿贼,毕竟有仗打才能继续立下军功。

可是这么多贼军俘虏在军前,不送走怎么能行,光是一天吃喝拉撒睡的问题,就够李邦华和卢象升头疼的了。

除了让天雄营押解着这些俘虏穿州过府送往登州出海以外,李邦华也想不出别的更好的办法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卢象升及其麾下将领们,才突然发觉出洪承畴的高明来。

因为洪承畴的队伍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前后将近三万的俘虏,全数坑杀或者活埋,既不需要到处筹措粮草供他们吃喝,也免除了给他们分田分地进行安置的后续麻烦。

如今攻下了石门关,拿下了贼军老巢神南峪,一战成名的堂堂天雄营主力军队,却只能干一些押运俘虏的活儿,直接就改变了卢象升和天雄营将领们对于收降俘虏这个问题的看法。

当然了,这就是后话了。

当卢象升及其麾下将领们,小心谨慎地押送着大批的贼军俘虏穿州过府赶往登州的时候,洪承畴也根据朝廷的旨意,与前来交接防务的山西镇总兵官王国梁,完成了交接的手续,然后带着陕西总兵王承恩以及赶来会合的参将官惟贤等人马,南下风陵渡,准备渡河回到陕西关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