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一一章 通虏之名(2 / 2)

这一剑,从前胸刺入,从后背穿出,正是传说中的“透心凉”!

申钦难以置信地看着刺入胸前的利剑,抬头盯着尹昉想说些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抬着的头最终重重垂落。

张晚亲自动手,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元斗杓也知道此时到了立功的时候,当下抽出宝剑朝金鎏刺去,而殿中的卫士,当然也是有样学样,殿中立刻出来了一阵阵惨呼之声。

片刻之后,金鎏、吴元谦、崔鸣吉、李元翼等人血溅宣政殿,当场被杀。

尹昉见大局已定,当即在殿中大声说道:“事大事强,乃我朝鲜太祖以来立国之根本,况且大明于我朝鲜有存亡绝续之殊恩,今后再有敢言通虏事奴者,此辈就是镜鉴!”

一时之间,殿中剩余的大臣,皆喏喏不敢言。

看看殿外,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尹昉当即让自己的亲弟弟尹暄去见李倧和来自大明的使者,通报宣政殿中的情况。

宣政殿中发生的事情,自然瞒不过护卫大明使节安全的锦衣卫。

宣政殿外的士卒一发动,李信就让乔启泰报消息报告给了姜曰广,同时严令锦衣卫人员荷枪实弹密切戒备了。

此时见尹暄面带喜色,安然而来,知道是尹暄这一边获得了胜利,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大明这边获得了胜利。

李信放下了悬着的心,带领尹暄迅速入内,来到了姜曰广和李倧所在的礼宾馆舍前院中庭之上。

尹暄来到门前,见李倧、姜曰广在庭中跪坐等候,连忙在庭前跪地俯身,说道:“启禀大王,启禀上国天使,议政府左议政申钦等人通虏事发,在宣政殿阻挠议事,口出大不敬之言,被殿外值守御营卫士当场格杀。此时议政府已达成一致,愿以北方二道之地奉赠赎罪,换取大明护我朝鲜国祚永固!”

尹暄这话,前言不搭后语,但是每一句说出来,都是那么的石破天惊!

只见李倧听完这话,面无表情地长出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叹气,还是放松,总之长出一口气后,看着尹暄,依旧默默无语。

而姜曰广则是拈须微笑,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再看张溥,却是瞪大了眼睛,一种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模样。

张溥是东林党人中的新起之秀,虽然常常被自己所宣扬的各种学术和政治主张所遮蔽和左右,但是他的心智一样在同辈人之上。

听了尹暄前言不搭后语的那番话,很快就明白了背后的意思。

虽然对于这种讲道理讲不通就搞肉体消灭的政治斗争方式看不惯,但是这个斗争的结果,却是有利于大明这一方的,对此张溥自然也是乐于接受的。

至于李信,那更不用说了,死的是朝鲜人,而结果又对己方有利,除了高兴之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尹暄禀报宣政殿中的情况,以及议政府议论的结果,接着就请李倧和大明天使前往宣政殿,重新上殿。

既然此时大势已定,姜曰广也不想给人一种逼迫朝鲜过甚的感觉,于是借口朝鲜议政府左议政申钦以下数名大臣通虏的事情是朝鲜国的内政,还是由朝鲜国主李倧自行处理,而没去宣政殿。

李倧等人倒也乐得如此,没有强求,当下迅速赶往宣政殿,处理善后事宜。

宣政殿中被杀大臣的尸体,早已被砍下了头颅,拖出殿外了,不过殿中满地的鲜血还没有干透。

李倧回到宣政殿中,很快就与尹昉等人,定下了左议政申钦与左右赞成等人结党通虏的罪名,不仅连夜派人到汉城各门张榜公布其罪行,而且命令张晚、元斗杓带着李倧的令旨和申钦等人的人头,连夜去南北汉山城,调派御营军队进了汉城,将在城中聚族而居的申钦、金鎏、吴元谦、崔鸣吉、李元翼等人的家眷亲族全数抓捕下狱。

与此同时,还连带着将姜弘立、韩润等铁杆降虏派在汉城之中能够找到的所有亲近族人,全数斩杀干净,以示与建奴胡虏彻底决裂,而朝鲜小朝廷之中的北人党,也随即为之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