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8)(1 / 2)





  系统不就是叫他耍手段,抢亲吗?

  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

  思即此处,秦鹤洲微微侧目,余光往身后瞥去,只见身后的那人穿着深色朝服,身姿笔挺,腰间的印绶衬得他腰身愈发纤细,头戴厚重的顶冠,一双清冷的桃花眼更显他气质出尘,可面容却有些青涩,周身还敛着一股傲气。

  秦鹤洲的目光与他交汇在一块,但仅仅是短短一瞬,秦鹤洲便收回了视线,眸中毫无波澜,好像刚才只是随便看看。

  可陆凌川跪在他身后,望着他的背影,眼底却目色沉沉,完全没秦鹤洲的那种淡然,

  他出身四世三公,父兄皆是进士及第,父亲陆鸿朗在朝中任太傅一职,是正一品的官位,两位兄长也是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目前在翰林院供职。

  他们父子四人被称为文昌四子(文昌是年号),而若论文学上的造诣,陆凌川则名声最盛,他八岁时便能吟诗作赋,有神童之称,十六岁一纸《临渊赋》名动京城,世人皆言陆家三郎是不世出的大才子。

  只是,就在这次殿试前夕,在他二十岁的生辰上,陆鸿朗以男子到了年龄便该成家为由,未经他同意便替他说了一门亲事,要他娶那同为名门望族的谢家小儿子谢若宣为婿,

  陆凌川自然知道陆鸿朗此举是为了与谢家联姻,但他心底却是一万个不情愿,一来他不愿那么早成亲被家事捆绑,二来他连那谢若宣的面都不曾见过,也不知他是矮是圆是胖是丑,倒是听闻过他骄奢淫逸的远名。

  再者说,这婚姻大事是一辈子的事,又岂能儿戏,若是寻了个志不同道不合的怨侣,下半辈子有他好受的。

  在陆凌川的竭力反对之下,陆父与其达成了一个赌约,赌的便是陆凌川这次殿试的名次,若他能高中状元,那陆鸿朗便同意将他的亲事暂时搁置,若是不能,那陆凌川便得按照约定与那谢家联姻。

  若是赌一甲,那陆凌川必然是势在必得,可这状元天上地下仅此一个,比的也不单单是才学谋略,还得看皇帝的个人喜好,陆鸿朗这分明就是在为难他,而陆凌川又别无他法,只能放手一搏。

  在这殿试之前他可算是做足了准备,将往年的策论研究了个透彻,还干了自己曾经不屑于做的事,便是给那读卷大臣送头卷,在殿试之前他拟了好几个对策的开头,送给对方看,当时那读卷大臣对他可谓是赞叹有加,颇为赏识。

  饶是如此,他仍是未中状元,最后只得了个探花的名次,更令陆凌川感到不快的是,传闻当朝天子在阅卷的时候,当场夸赞那状元是才堪大任,而到了自己这则变成了仪表不凡,随即将他点为探花。

  这皇帝的话在他听来便是说那状元靠的是真才实干,自己则是因着这身皮囊外表才得了个探花的名号,

  这不就是在说他徒有其表,靠脸吃饭吗?

  所以今日这传胪大典中,陆凌川全然没有金榜题名的那股兴奋劲,一想到自己回去就得和那陌生人成亲,他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但他倒是很想瞧瞧这压了自己一头,抢了自己名声的状元究竟是个什么来路。

  谁知,刚才这一四目相对,秦鹤洲眼中尽是冷漠,只瞥了自己一眼便匆匆收回了视线,好像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似的。

  故此,陆凌川只能瞪着他宽阔的脊背暗暗较劲,心中不满根本无处诉说,越想越气。

  当然秦鹤洲完全不知道陆凌川此时心里的想法,他倒是专心思忖以后该如何逗那小猫,那小猫不是别人,正是还在暗自生气的探花郎,陆凌川。

  胪传完毕之后,秦鹤洲在赞礼官的引导下接过黄榜,进殿面圣。

  爱卿,平身。皇帝朝他摆手,面上带着堪称慈祥的笑容。

  微臣,谢过皇上。秦鹤洲抬起头,迎上皇帝的目光,神色平平。

  那皇帝又冲他笑笑,倒像尊笑面佛,爱卿,博闻广识,才学过人,策论对答如流,将朝中形势看得透彻,又心系民生,可谓是字字珠玑,直击要害,朕颇为赏识......

  说到此处,他忽然顿了顿,后面的话变得有些耐人寻味,不过,爱卿可知朕为何点你为状元?

  好一个刁钻的问题。

  秦鹤洲心道你先是是将我夸得天花乱坠,将虚词全都说尽了,末了,又要我来猜你的心思。

  这皇帝面上一副和气模样,实际上却端着个九曲玲珑心,心思深得很。

  随即,他便细细思量起来,

  皇帝之前说的那些不过面上的虚词,实际上切中利益要害的另有他因。

  若论身世,他不及在场所有人,若论才学,谁又比得上年少成名的陆凌川呢?

  如今这大魏王朝中,世族势力正盛,几乎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几大家族的影响举足轻重,甚至有把控朝政之势。

  再看这场传胪大典中,不论是探花还是榜眼的出身都分外显赫,然而皇帝却独独在这群世族子弟中选中自己一个寒门出身的,这其中缘由再明显不过,

  那就是,皇帝看中他的才干,但更看中他寒门的身份,皇帝要扶持他这个寒门,以他为先河,开辟另一股能与世族抗衡的势力。

  简而言之就是,他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刃,用来铲除朝中的异己。

  思及此处,秦鹤洲冲皇上俯首作揖,露出一个谦虚的笑容,微臣愚钝,家寒势微,不比别的才子,唯有寒窗苦读这么一条出路。若论文采,臣不及子川(陆凌川的字),若论才思敏捷,臣不及飞卿(榜眼的字),想来是因为陛下仁厚,念及臣勤勉苦学,故加以提拔,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舍己为公,以报陛下赏识之恩。

  爱卿过谦了,皇帝捋了捋龙须,嘴角弧度更甚,看来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爱卿能有这种觉悟属实难得,如今朝中务虚之风正盛,正是缺乏爱卿这样的务实之人。来人,赐金花[2]。

  谢主龙恩。秦鹤洲起身向皇帝道谢。

  随即一礼部官员在他的发髻上插上一枝金花,礼毕之后,秦鹤洲便从金銮殿中告退了。

  礼部官员让他在殿门外等了片刻,直到榜眼薛绍仪与探花陆凌川都从金銮殿中出来,集齐了鼎甲三人之后,才带着他们从午门正中出宫。

  这午门中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通过,也唯有这金榜题名时的鼎甲三人能有这般待遇,难怪古人称之为人生至乐。

  而薛绍仪此时夹在秦鹤洲与陆凌川当中,处境颇为尴尬,不知为何,这新科状元与这探花郎似乎有些不对付的样子。

  两人的目光都齐齐避开了对方,互相之间连个正眼也不肯施舍,周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气场。

  这可愁坏了薛绍仪,他与陆凌川算是世交,自然知道他与陆鸿朗的赌约,他能理解陆凌川心中有所不快,可这不能把气撒在这新科状元身上啊,当场给人家冷脸,这属实说不过去。

  再看看秦鹤洲,这一脸漠然,目不斜视的模样,也不是个好惹的主。

  他薛绍仪若是与左边的人攀谈,那么便会得罪右边,反之亦然,合着他这个榜眼里外不是人呗。

  好在没过多久,那镶着朱漆的午门中门便朝他们大开了。

  三人一路行至那京城长安门黄榜左侧的彩棚。

  彩棚下设了红案,上面放着颇为喜庆的金花绸缎,顺天府尹先是各敬了他们三人一杯酒,随即让他们换上那大红袍,戴上金花乌纱帽。

  这大红袍穿上极显气色,而秦鹤洲与陆凌川又是一等一的好相貌,换上这身扮相之后,饶是阅人无数的顺天府尹也不由得赞叹一句青年才俊。

  三人随即跨上事先备好的骏马,秦鹤洲策马走在最前面,榜眼与探花则并排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