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0章开宗立派!(1 / 2)





  窦总监等人听着暗自心想,这是什么?秦风大鼓,用在嘻哈上?这文联的人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等等……先是单鼓,地震山河。

  然后是排鼓,铺天盖地!

  接着这悠扬的乐声,咦,是编钟……?

  一系列华夏传统敲击乐器,让众人感觉自己心脏都和鼓声在震动。

  窦总监动容不以,一抬头就发现周君,孟昭阳用同样被震动的目光望向他。

  你确定你们这是搞的嘻哈?不是放错音乐了,心头正疑惑呢,音乐陡然一转,电吉他的重音轰鸣而来,杨千禧歌声也紧跟着起来: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dong)

  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gong)1押……”

  弹幕里顿时都疯的发:“又是中国风!”“果然是中国风!”“真是中国风啊……”“还真是说道做到!”

  但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因为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在数韵上去了!

  “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meng)2押

  我用手臂拉开这整个土地的重(zhong)3押……”

  第一段结束,弹幕上刷着“3押”“3个押!”“3押!”

  别的什么押韵大家都不懂,唯一懂的就是押每句的最后一个韵,这个就算没特效字幕也可以数出来。

  窦总监等人都已经听着暗捏手心,这编曲简直太奇妙了……明明是电吉他为主音,但是背后的古筝背景却是若隐若现,两相呼应,简直天作之合。

  这编曲才气纵横……完全超越了他们的固有思维,怎么能把这两种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乐器融汇在一起的?

  “蒙古高原南下的风(feng)4,写些什么内容(rong)5

  汉字到底懂不懂(dong)6,一样肤色和面孔(kong)7

  跨越黄河,东(dong)8,登上泰山顶峰(feng)9,

  我向西,引北风(feng)10,晒成一身古铜(tong)11……”

  第二段完,字幕里无数人惊呼着“11押了!”“11押了!!”“11押!”的同时,媒体评审里有7,8个人都直接从板凳上跳起来。

  把周君都吓了一跳,骂旁边的孟昭阳道:“突然站起来做什么!?”

  孟昭阳瞪大眼睛,一副“你耳朵聋了吗?你没听到刚才杨千禧怎么唱的吗!?”

  所有人站起来的人,都是和孟昭阳一样的,他们都注意到了,杨千禧唱的那段极为神妙至极的“唱法“!

  第一句:“蒙古高原南下的风,写些什么内容”字数是前8,后6。

  而第二句:“汉字到底懂不懂,一样肤色和面孔。”字数是前7,后7。

  第三局:“跨越黄河东,登上泰山顶峰”,字数是前5,后6.

  第四句:“我向西引北风,晒成一身古铜。”字数是前6,后6!

  四句押韵不算难,可他娘的,这四句句句前后句式分明都不同!竟然还可以押在一个韵上,这简直是妖怪级别的演唱方式了!

  要知道,英文和中文演唱的最大不同在于——英文的单词长度是不一的!

  英文单词有长有短,而中文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所以在演唱上,英文词远远比中文歌词要灵活得多。

  可就算这样,黑人最顶尖的说唱歌手,也还要用几个“喲!”“come,on”“baby”这种无意义词汇的填充,才能达到这种不规则的句式押韵效果。

  可现在杨千禧,竟然没有用一个英文,没有加一个废字,竟然用全中文做到这种匪夷所思的效果!

  这种节奏+旋律的独特“律动”感,只是每个字发音中十六分之一个细小的缝隙中微小移动,彻底打破了中文演唱的界限,完全实现数字错落间也能互相咬合的美妙感!

  天才……能写出这样的词曲,真是举世无双的天才,而词曲竟然两个碰到一起,这是华语乐坛何其大幸啊!

  普通网友自是不懂,这些音乐人内心的汹涌澎湃,他们只懂得最简单的数字,他们依然在紧张兮兮地数韵!

  “11押了!”“11押了!”“只差4个了!”

  虽然已经接近李亦晗刚才的15押了,但所有人都明白,说唱的押韵就跟成语接龙一样,越到后面就会越难,因为越到后面就会越没有词。

  随着一段精彩的古筝旋律间奏,杨千禧的声音再度响起:

  “渴望着血脉相通(tong)……”第12押

  “无限个千万弟兄(xiong)”第13押

  “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kong)”第14押

  “人在古老河床蜕变中(zhong)~~~~~”第15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