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1 / 2)





  “这简单,其实就是几个窍门。”

  “等一下,辛仵作,你赶紧过来学学。”徐县令将躲在一边的辛仵作召唤过来。

  “是,是,古仵作,受教了。”

  古小东一看这个辛仵作不过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而已,满脸沧桑,头发有些蓬乱,眼睛极小,甚至看不清瞳孔。这样昏暗的地牢对人的视力有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古代又没有冷冻的停尸间和解剖室,更没有空调,这地下室是唯一能帮助尸体尽可能长久保存的地方。

  “不敢当,不敢当,辛仵作,其实辨别人的骨头十分简单。首先看骨盆,男人的骨盆狭小而高,骨质较重,骨面粗糙,看这里,骨盆的出口是心脏形。而女人的呢,宽大而矮,因为女人要生孩子,如果弄得像男人那么小,孩子就挤死了,对不对?”

  “哈哈,生趣,生趣!古仵作不仅仅是技术高明,讲述起来也是生动非常,本官佩服,佩服!”

  古小东心想,这个徐县令拍马屁的功夫真是一流啊,他真的是清官吗,会拍马屁的官员好像没有几个是清官的。算了,先不要想这些。

  “再看肋骨,男人的比女人的长而且大。这是根据男人女人的身体发育比例而定下来的,所以看这里,这里的骨骸大致可以分辨出是三个男人,七个女人。”

  “可是怎么才能分辨出他们到底是谁呢?”

  “恩,这个在我们那里有机器可以分辨,在这里恐怕不好分辨。”倘若在现代的话,可以用dna化验这些骨头,然后对比寻找尸体亲属的dna,这样就很容易配对成功,而且准确率百分之百,可是在这里根本没有配对的仪器,想要分辨出谁是谁的话,根本不可能。

  “古仵作,我这里多了三块小骨头,每个人的骨头都全了,唯独多出这三块。”

  古小东接过那几块骨头,是块人的指骨,看大小的话应该刚好能拼接成一个男人的小指骨,古小东再一一核对那些骨头,完全对上了号,那这块骨头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凶手留下的?

  地面上的骨骼刚好能拼接成十个人的,为什么会多了三块指骨呢?

  古小东百思不得其解,于是问道:“老爷,这些骸骨都是在同一时间发现的吗?”

  “对,都是同一时间发现的,当时这些骨头就埋在一棵树下,所有的骨头我们都挖了回来清理干净。”

  “骨头当时不干净吗?”

  “不是很干净,还有一些毛发,我们将毛发冲洗掉之后才将这些骨头拿了回来。”

  “那些毛发还留着吗?”

  “没有,早已经被扔掉了,难道那些毛发还有用处?”

  古小东手里攥着这三块小指骨,心里想,如果凶手特意将这些骨头刮得这么干净,为什么还要将毛发一起放入骨头当中呢?为什么凶手要杀这么多人,三男七女又是一个什么概念?从骨骼的发育来看,这些人都是一些成年男女,可是他们身上的肉都哪里去了?从骨头的腐朽来看,死亡时间都不会很长,极有可能就是在半年之内死亡的。凶手为何要如此的残忍,褪去他们的皮肉呢?

  真是骇人听闻,古小东一边向外走,一边想,手里不断地抚摸着那块指骨,却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徐县令走到古小东的旁边,看见古小东沉默不语,不便打扰他,向身后的人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人会意,蹑手蹑脚地跟着古小东。

  凶手为什么要褪去人肉呢?难道他还有别的用处?忽然,古小东想起了现代骇人听闻的人肉包子案。

  “难道是包子!”古小东一声大喝,因为他想起了昨天进城的时候还吃过美味的包子,心里忍不住激动起来,不过再一回想,又觉得十分恶心,不会真的是人肉包子吧?

  不过这一喊,将聚精会神跟在古小东身后的所有人吓得不轻,大家互相搀扶着站起来,问道:“什么包子?”

  “我在想既然这些尸体只剩下了骨头,那他们的肉哪去了?”

  “你是说他们的肉都被做成了肉馅,包成了包子?”

  古小东点了点头。

  大家不约而同地呕吐起来,古小东不明白问道:“你们怎么了?”

  “我们每天早上都吃那阿郎包子,整个开封县里,属他家的包子最好吃。怪,怪不得味道那么香。”

  “你们先别吐,我也只是猜测。凶手或许有别的用途。”

  “要不要我将所有的包子铺老板全部抓起来?挨个盘问?”徐县令说道。

  “这倒不用,我们不能打草惊蛇。不过既然你说有几个看见鬼怪的商人,我倒是很有兴趣跟他们谈谈。”

  徐县令道:“好,那我马上召集他们过来。”

  “不急,不急,我想先跟小果子说几句话。”

  “好,现在你们都听古仵作的,他交代的事情一定要照办。”

  “是。”

  古小东来到正堂找到了小果子,说道:“小果子,你先回谷阳县,不过我还要麻烦你一趟,如果你见到了我二哥,你就告诉他我又回来了,让他带着龙老伯给我打造的工具来这里。”

  小果子点了点头,说道:“好,古三哥,你好好照顾自己,我先走了。”

  第二章 苏宝宝

  告别了小果子,古小东心想自己现在的身体饿得是皮包骨头,为了这个身体着想,他应该好好地休息几日,恶补一下美食。

  古小东找到徐县令说是还有一些个人的事情想要处理,约那些商人明日在大堂上商议这件事情。徐县令应允之后给了古小东一些银两,古小东虽然推脱,但是盛情难却,这就好像在现代一个技术高超的工人接了一个私活一样,价钱肯定要比自己当差的时候工资要高,而且徐县令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给了古小东足足十两银子,这在谷阳县可是古小东一个月工资。

  拿着这些银子,古小东心想,吃喝拉撒都不用花钱,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逛街消费,不过前些日子自己险些遭遇暗杀,自己这副模样上街恐怕还会被杀手认出来,还是换套衣服换副模样才好。古小东先是买了一套衣服,接着找到卖头发的地方。在清代,不扎辫子是死罪,除了和尚尼姑,所有人必须扎辫子。有些人天生秃顶,所以只能去买发套来戴,一来二去的,这卖头发的生意非常的好。古人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头发是大逆不道,有些人不肯剪头发,但是有些人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就剪下一小部分头发来卖,这种人想,爹娘把我生下来,如果不卖头发我就活不下去,死了就断子绝孙,那更是不孝。无论何种想法,都只能在当时的朝代中顺其自然。

  古小东找到剃头摊子的人买了一点头发,然后弄成了一个络腮胡子的模样贴在脸上,这样所有人就再也看不出来自己原来的模样了。

  再看那剃头摊子,古小东深有感触。剃头摊子剃头,在清代是一项重要的营生,一个大行业。清朝的男人只在后脑勺留一条辫子,额头到头顶的一大片半月形地带是要整整齐齐地剃去的。19世纪的中国还没有那么多男人过早谢顶,剃头摊的生意故而非常好。清人的辫子,是19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奇观。在美国的广东华侨不剪辫子是因为害怕倘若剪了去,死后的灵魂就不认识自己的躯体,不能跟棺材回广东乡下老家了。然而,清初南方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不知拼死了多少条人命。

  古小东叹了一口气,真是,小小一个发型,竟然有这么多人肯为它舍命。

  走过剃头摊子可以看见在繁华的闹市中央有一处观象台,十分壮观,观象台是古人用来观察天文的,在中国自古天文算数就很发达,在明清的时候也流行起了观象台一说,不过那些都是政府的设施。这个观象台四周已经摆满了一些做生意的篮子,看来观象台已荒废了许久,观象台的中央是空的,四周用石头堆砌起来,不知何用。

  走到闹市的街尾,虽然不比交易市场那样人声鼎沸,但是也比谷阳县要热闹许多,尤其是大大小小鳞次栉比的妓院。

  这清朝的妓院怎么这么多?从小到大我还真没有进过这种地方,不如去里面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