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咽了口茶,谢安复又说道:“我希望你们记住,乱世之中,求一已之安身立命尚且艰难。若不能一致对外,必然会被敌人从外部击破。内部的争斗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要懂得看事情的轻重缓急。”

  那天晚上王筱睡得晚,一直在想谢安的话。几个小的都被谢安说的摩肩擦拳。王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却看出了一点别的味道。她听出来了谢安不管在说什么,眼神总是冷静的,甚至是有点落魄的。

  她便忍不住想,既然谢安如此有志向和实力,为何为年龄轻轻的就选择在东山隐居呢?为何会一隐居就是这么多年呢?他如今出仕,说的不好听一点,真的就是被逼迫的吧?

  想着想着,她便有点无语了。其实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路过这场历史的一个过客,找到自己的父亲,她便该回去了。

  这次是要彻底离开东山,每个人要收拾的东西都不少。除了王筱和谢韶。他们俩来的晚,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如今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

  正因为什么都没带,所以现在王筱感觉自己的生活物品奇缺。谢韶还好,穿上谢郎的衣服大体合适。而她的衣服是刘氏年轻时候的,不是太合身。新的衣服的还没缝制出来,她也不好意思吃人家的用人家的,于是她约了谢韶,打算去山下的东山镇逛一逛,买点生活用品。

  谢韶自然是欣然答应了。事实上王筱发现不管她提什么要求,他几乎都会一口答应。

  ☆、第8章 匕首

  和谢安告假后,王筱和谢韶离开了东山屋舍。随身带了两名仆从帮忙提东西。

  谢安虽然离开了乌衣巷到东山隐居,谢家可不会放任他这位大名士不管。随从用品源源不断的送过来。也怨不得谢安无法坐视谢家的没落而不管。

  东山镇上的人其实不多。大街上吆喝叫卖的远没有后世繁华。王筱却看的兴致大起,她拿出ipad的又开始拍照。两名随从在距离他们三米之外的地方,也看不到她具体在做什么。

  在东山上的时候,为了不引起麻烦,王筱都没敢把ipad拿出来光明大胆的拍照,都是偷偷的拍的。谁知道那群好奇心奇重的少年会追着她问什么。

  王筱还真怕应付不过来。好在谢韶敏锐的很,又愿意帮她,并没有透漏她身上一些奇怪的事情。

  想到这里,王筱就对谢韶的印象又好了一层,笑眯眯的问他:“阿封今天很高兴,是什么原因呢?”

  谢韶原本还要笑不笑的眼角顿时冻住,然后扭捏的道:“阿筱要买什么?我陪你去。”

  这熊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大呼她的名字而不喊她姐姐了。王筱也不计较这点事情,她今天下山确实要买不少的东西,闻言忙说:“走,去成衣店。”

  然而还买找到成衣店,就看到街头的一隅有一个铁匠铺。谢韶的眼光便直勾勾的盯着那个铁匠铺。

  少年嘛,不都喜欢这种暴力的武器之类的。王筱理解他,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这才说道:“走,去看看。”

  谢韶顿时喜笑颜开。他转头对身后的仆从道:“你们就留在这里等着。”仆从自然连声答应。

  铁匠铺里的东西其实并不多,都是一些锄头啊,铲子之类的农家要用的器物。王筱逛了一圈,居然还发现了匕首,长|枪,以及一套军士的甲胄。

  那套甲胄还不是成年人的。倒像是少年人的,所以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落满了灰尘。

  谢韶一进到铁匠铺,就盯着那套甲胄移不开步子了。

  王筱有点不敢置信,指着甲胄问他:“你要这个?”

  铁匠铺的老板闻言屁颠似的粘过来,涛涛不绝的讲着这套甲胄的材料是多么的好,只是一不小心打的小了,这才留到现在,但是它正好适合谢韶。其实大多是在胡说八道。

  谢韶有点不耐,凉凉的白了老板一眼,老板顿时就住嘴了。就听见谢韶说道:“我要这套。你帮我改一下,尺寸大一点没关系。”反正他正在长身体。

  老板顿时欣然答应。

  王筱对甲胄不感兴趣,却对匕首感兴趣。她拿起旁边的匕首,拔出鞘,发现还挺锋利的。匕首原本就是防身之物,况且还是在这个生如浮萍的东晋。

  她刚想说买一把匕首,谢韶就把她手中的匕首夺了过去,他看了片刻,徐徐说道:“我也想要一把匕首,阿筱,我们一人一把吧。”

  王筱当然不会不同意。铁匠铺老板更是开心的很。

  老板说最快也要到申时才能来取货。谢韶于是付了一部分定金,这才带着王筱开开心心的去成衣店。

  这个时候大多都是些布料店,买成衣的店铺很少,款式也很少。王筱竟然看到了那种上衣和裤子的款式,配合上一条腰带,穿上去英姿飒爽。比她身上的襦裙要行动方便的多。

  她立马喜欢上了这种款式,买了两身换洗。谢韶说这是胡服,北方胡人才穿这种。并且试探问她以前是不是在北方隐居?

  王筱只得支吾说自己平时干活多,觉得穿这种可能会比较方便。默想,关于自己的来历,谢韶虽然知道她不想讲而不问,但肯定会记在心里、并且去打听的。

  尽管知道他肯定打听不出什么,但王筱也不想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该怎么办呢,她有点犯愁。

  东山镇上的物资少,娱乐也少。两人逛了一上午发现,能买的几乎都买了,剩下的几乎是不必要买的。只是还要耗到下午申时,最后王筱提议先去茶楼吃饭。

  为什么去茶楼吃饭?因为在镇上竟然没有看到酒楼!

  身后两个仆从顿时大惊失色,一个劲的苦诉茶楼的饭菜不干净,劝两位主子回东山去吃。王筱有点烦,刚才她想在路边买点零嘴,炒豆子花生什么的,结果这两名仆从也是一副要吞了苍蝇的表情。害的她什么都没吃成,现在肚子很饿。

  怪不得镇上连个酒楼都没有,若是每个人都像他们那么想,酒楼开的下去才怪。

  谢韶看到王筱不高兴,朝着身后的仆从轻喝道:“闭嘴。不许再说话。”

  这小不点的威信还真不赖。身后的两名随从虽然一脸便秘的表情,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出声。

  茶楼里坐着的闲人不少。王筱去了之后才发现,大多数人并不是来吃饭喝茶的,而是来听说书的。说书的是一个四十多岁,有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弱汉子,声音倒是洪亮,说的也抑扬顿挫。

  茶楼小伙奉上菜单,王筱点了一壶茶和几份糕点。其实她最想吃香喷喷的米饭,可惜茶楼没有。

  菜品很快便上来了。于是王筱便边吃边听说书。她环顾一周,发现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就连谢韶,也托着下巴,完全被故事吸引去了。

  说书先生讲的是桓温大将军平复蜀地的故事。王筱其实并没有怎么听清楚,这个时代有一些书面语她还翻译不过来。只听得说桓温那个时候还没有权倾朝野,只是一个小将军。他率领一万的部众深入险要偏远的蜀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失败。但是他成功了,以少胜多,击败汉军;三战三胜,进逼至成都城下。

  后来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决战,攻入成都,结束了成汉统治。桓温平蜀后,在当地举任贤能,援引贤才为己用,成功安抚蜀地。获得了百姓人人爱戴。他也因平蜀之功升任征西大将军,名声大震。

  说书先生讲完后,茶楼里一片掌声。大家纷纷低声交头接耳,有称赞桓温英勇过人的,有羡慕他兵权威重的,也有因本朝出了这么一位收复版图的将军而骄傲欣慰的。大多是一些正面的能量。

  王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真的没有多大感觉。对于她来说,北方和南方都是自己人。但是谢韶不是,她看到谢韶低着头,静静的倾听着大家的议论纷纷,然后突然抬起眼睛望向她,眼睛亮的惊人,说道:“我知道了。平民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怪不得三伯会选择去桓温帐下,而不是和家族那帮人一样对桓温忌惮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