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小寡妇招夫记第24节(1 / 2)





  下午,玉秀在厨房做饭,林潜劈了柴,进来烧火。

  年夜饭四个人坐在一张桌边,李大柱与林潜喝了两杯酒。

  李大柱道:“阿潜,虽然你和玉秀还没成亲,不过我和她娘都早早把你当做自家人了,来,咱爷俩喝一杯。”

  林潜举杯干了。

  夏知荷则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他们,玉秀面色微红,低头管自己吃菜。

  饭后,李大柱陪夏知荷回房休息,玉秀则去把炮竹拿出来摆在院子里,准备天黑后再放。

  等夜里第一声炮竹声传来,玉秀点了一根香递给林潜。

  林潜点燃引线,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在耳旁炸开。玉秀捂着耳朵躲到廊下,笑眯眯地看着一个个炮竹砸开,红色的碎纸洒了一地,鼻尖弥漫着烟火味,这是年的气息。

  那一串炮竹很快就放完了,玉秀从屋檐下取下一盏灯笼,在地上仔细地找,果然给她找出几个没点着的。她把这些都找出来,在地上排成一排,回头看着林潜,笑嘻嘻地对他指了指地上。

  她这样活泼的模样,林潜倒是头一次见,定定地看着她脸上的笑容许久,才走过去,将香递给她。

  玉秀道:“要我来点吗?我不敢。”

  林潜道:“我在,不会炸到你。”

  玉秀心里也是跃跃欲试,只犹豫了一下,便把香接过,将灯笼递给他,不放心道:“你让开一点,我等一下要往后面跑。”

  林潜点点头,站在她身后三步远的地方。

  玉秀捂着一只耳朵,另一只手拿着香,一点点心惊胆颤地凑近炮竹,嘴里道:“你退后没?”

  林潜道:“很远了。”

  玉秀咬咬唇,把香往前一送,刚把引线点着,她丢下香就往回跑。只跑了两三步,一头扎进身后人的怀里。

  林潜抱着她转了个身,炮竹在他身后炸开。

  ☆、第33章 捏捏小手

  玉秀一时懵了,呆呆愣了一会儿,忙把他推开,脸上火辣辣地炸开,就如那碎了一地的红炮竹,话也说不清了,磕磕巴巴道:“你……怎么、你没退开……”

  说着,一时间觉得窘迫得不行,跺跺脚,躲房里去了。

  林潜看她跑开,微微偏了偏头,想了想,又把地上的香捡起来,将剩下几个炮竹一个个点了,之后他就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玉秀趴在桌上,看着油灯出了会儿神,脸上的热气始终消散不去,心头砰砰直跳,又有些嗔怪:明明叫他退开了,他嘴上同意,人却仍站在后面,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

  再想起他昨天突然伸手摸了自己的脸,玉秀脸上更热几分,心中涌出一丝说不清的甜意,又有几分心慌,几分烦恼。明明刚认识那会儿,还守礼得很,那次送自己下山,都不敢亲手来扶,眼下不知怎么了,竟开始动手动脚的。

  她一个人在那胡思乱想,突然发觉院子里许久都没有动静,难道是他一个人无聊回去了?

  想起他一人孤零零的模样,玉秀又有些不忍,忍不住推开窗户,向院中看去。

  林潜听见声音转头看过来,借着廊下的灯光,两人正好看个正着。

  玉秀忍着羞怯,道:“你在做什么?”

  林潜道:“听炮竹声。”

  玉秀也听了一会儿,村里的炮竹声此起彼伏,远远近近,间或夹杂着小孩的欢呼,大人的喊叫。这样闹腾腾的声音,却叫人心安、平静。

  玉秀不知不觉开了门,从房中出来,走到院子坐在他边上,和他一起听。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本地的习俗,这一天一家人都会聚在家里,大家聊聊天、吃吃零嘴,等到初二才会出门走亲访友。

  不过今日,琴婶子却上门来了。她见夏知荷卧在床上,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昨日才听人说,大柱前天去请了大夫,昨天又不方便上门,可把我急坏了。”

  夏知荷请她在床边坐下,道:“害得嫂子替我着急了,我没事儿,就是当家的和玉秀瞎着急。”

  琴婶子不信,“那你这脸色怎么这样差?”

  夏知荷有些不好意思,“大夫说我这是害喜。”

  琴婶子愣了一愣,待反应过来,立时拍着大腿喜道:“哎呦!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妹子,嫂子是真的替你高兴,你这辈子,总算熬出头了!”

  夏知荷听她这样说,眼中也有些湿润,道:“我上辈子必定做了许多好事,不然这辈子哪能有这么多福气?先有当家的,后有玉秀,如今又有了肚子里的小豆丁,我便是死了,也无憾了。”

  “呸呸呸!”琴婶子忙双手合十,对着四面八方道:“年出头的,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各路神仙可千万别当真,我妹子这是高兴糊涂了。”

  说完,她又对夏知荷道:“说什么死不死的,你倒是舍得?没看见玉秀生儿育女,没看见肚子里这个成家立业,你舍得?我看就单单大柱一个,你就舍不得了。”

  夏知荷被她说笑了,也道:“是我一时嘴快,哪里真的舍得了。”

  琴婶子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说:“你如今前三月未过,万事都要小心,家里的事就暂时交给玉秀,那针线活也别做了,费眼睛。嫂子跟你说,生孩子对女人损伤太大了,咱们自己要爱惜自己。”

  夏知荷一一点头,“大夫也让我小心,好在家里的事玉秀是操持惯了的,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琴婶子便道:“还是妹子你会教导人,如今玉秀自己就能把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我那月梅,还跟个孩子似的,什么都不懂,到时候过了门不知该怎么办。”

  夏知荷笑道:“嫂子也太操心了,你想想看,咱们当初嫁人之前,难道就什么都会了吗?玉秀会,是因为阿潜如今分出来单过了,家里没有婆婆嫂嫂,万事要自己做主。月梅就不一样过了,她婆婆年轻着呢,至少还能教她十年,到时候,有什么学不会的,嫂子当初不就是那样过来的?”

  琴婶子听了,也笑了笑,“话是这么说,可我还是担心,毕竟那是她婆婆,她若做错了什么,可没人包容她。”

  “可怜做父母的心呐,”夏知荷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又道:“你家老大和老二今日可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