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其中,外墙的颜色、窗户的雕花、门前的石狮子都是阿瑾给提的意见,采纳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白墙黑瓦,素净又大气,再加上朱门、飞檐和门口两个憨态可掬的石狮子,就算同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府邸相比,也丝毫不差!

  众人都夸阿瑾有眼光,连江三伏都默默从他那儿学习了几招……

  花江村有个风俗,就是房子上梁、吊顶的那天,要放鞭炮,给乡邻散糖、散果子,邀请他们过来见证,以祈求家宅安宁。

  这种白吃的好事儿一向受人欢迎。

  是以,上梁那日日,几乎半个花江村的人都过来看热闹。那会儿房子还没建成,只有个雏形,已然能看出气派来了。

  原本的山神庙占地蛮大,但房间少。偏殿、正殿、门廊加起来才四间。让他们给改成了两进的宅子:除了门廊之外,另有五间厢房、两间堂屋,并着一个大院子。

  可把人给羡慕坏了。

  其中,两间较大的厢房朝南,是给阿柔和蜚蜚住的,对面同等占地的厢房则被隔成了三间,留给三个小子。

  门廊可以摆些杂物,或者放些花盆之类的装饰,整体看下来,不仅气派而且实用。

  除此之外,江敬武的信里还特意交代了,让他们在屋侧用剩下的砖瓦专门盖一间小庙,用来放置山神像。

  庙不用特别大,足够给山神像遮风挡雨就好。

  众人明白他对山神像的敬畏,自然照做,还特意空出些许来,用以摆贡桌和参拜用的物件儿,等于修了间小型的庙宇。

  前前后后不知道做了多少令人称道的事儿,是以,从房子吊顶到完工,花江村见天儿就聚在一起说他们家的情况,足足传了大半个月。

  旁人只当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可落在江雨兰耳朵里,如此种种,无异于在诛她的心、打她的脸。

  ——他们的房子到现在都还没盖起来!

  起先,大陶家将他们的事儿在村子里到处说。

  众人本就看不上他们,这下更是冷嘲热讽。罗二柱受不得这样的委屈,当即就收拾了东西,回郡里去了。

  她一个女人,不好抛头露面去找泥瓦匠建房子,江小花又还是个孩子,不能顶事儿。

  这项任务便落在了江父的身上。

  不过,村上能建房子的泥瓦匠就江三伏和他那几个徒弟。

  江父信不过那些年轻人,指名要找江三伏,但他手上正接着任务呢,即使就在他们家隔壁,也死活不肯接!

  江父说了两句难听的话激他,江三伏既没有上套,也没有生气。

  反倒是他那几个徒弟,不知为何气得不轻,竟是坚决不肯接他们家的活儿。

  江父这下彻底没了辙,只能等江三伏把江敬武家的房子建好,正式交工之后,再给他们做打算。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说起来丢人的很:

  先前,他们定的砖瓦超了数量,罗二柱和她就打算暗搓搓地赖掉大陶家的部分。

  但没想到大陶四处散播关于他们的事儿,闹得很不好看,他们就只好把钱给了大陶,转而打算赖掉隔壁村的砖瓦。

  但没想到隔壁村的人更狠——送货来的那天,发觉了他们定意图,半点儿犹豫都没有,直接推着砖瓦砸上了他们家的大门。

  扬言若不结清钱款,便将砖瓦卸在门口,让他们以后连门都出不得,自然也不要做人了!

  如此一来,她哪里还敢拿欠条打发他们?

  忙不迭就将钱交了。

  而他们一怒之下,竟然直接把砖都堆在了他们的前院,最后,还是江父一点点给拉到宅基地去的。

  足足倒腾了半个月才完事儿。

  每一次,他艰难地拽着平板车从山神庙路过,都能看到江敬武家的房子在一点点完善,心里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受。

  是以,当江三伏问他,对房子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只提出了一个。

  ——那就是,一定要比隔壁的要大,要高!

  江三伏:“……”

  他们一家几口都快把自己气死了,江敬武一家都还不知道这事儿。

  只满心欢喜地等着将新房打扫干净、整理好家什、待江敬武从郡里回来,他们举家就搬进去住,开始好好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

  三月初,天气已经彻底暖了,虽然还穿着冬衣,但稍微一跑都会热的出汗。

  春种也随之而来。

  花江村人均地多,种什么作物的都有,其中大部分是大豆和红薯。

  大豆的种植相对省事一些,直接播进地里就好。

  红薯就多一道工序——要先用成熟的红薯埋在地里,待长出一指长的小苗,再将小苗移入田垄之中。移栽的时候要浇很多的水,十分麻烦。

  但江家早就已经把地给分出去了,江敬武一房只得了靠近山脚下的一亩多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