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出嫁太难第11节(1 / 2)





  回了院子,秋霜等在门口。

  “小姐,是清河王来访,已经走了。”

  清河王萧算今年二十出头,是刚刚死去的小皇帝的堂兄,与萧志这一远亲相比,血缘最近。本人又一向以明德著称,立新皇的呼声最高,他这个时候来造访大伯父和父亲,想来是为了立新帝的事情。

  邓锦慈坐在直背雕花的椅子上,看着铜镜,铜镜中映出一张细白的脸,眉毛浓密,眼眸晶亮,只是眉宇间有着一抹外人看不见的轻愁。

  邓家身居庙堂之上,就已如同逆水行舟,有些事情不是不争,就可以全身而退的,风光的时候受万人追捧,等落了势,只怕连个平民百姓都不如,哪里能好好活下去呢。

  梁晟前生害她灭家失宠,今生如果上位的不是萧志,而是清河王又如何?

  她想到这里,忽然心砰砰跳起来,如果是已经年长的清河王,而不是萧志即位,那么前世的一切是否会有所改变。

  邓锦慈站了起来。

  秋霜默默地看着她,忽然觉得小姐自今年开始有点不一样了,从前只是埋头苦练骑射和武艺,现在慢慢地开始关注起老爷的动向了,看来邓家真要出个女将军了。

  邓锦慈披了一件五蝠纹的棉布披风出了院子,刚下过雨的空气潮湿微凉,却充满了清新之气。

  廊下的灯笼已经点了起来,院子里几株名贵牡丹花上圆滚滚的都是露水,在灯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像夜旅人的眼。

  邓锦慈穿过院子,父亲的书房里还亮着灯。

  管海通报后,邓锦慈走了进去。

  邓延武听见脚步声,睁开眼睛,眼睛里有着血丝,昨夜执勤,今早又入宫拜祭,再年轻的身体也熬不住了,何况人过三十,意味着天已过午了。

  “云云,我正好要派人找你,皇上一薨,梁大将军说,这宫里还是要加强治安才好,骑射营那个职位提前选拔了,就在八日之后,皇帝出殡结束,你要多准备准备了。”邓延武不自觉地揉了揉脖子。

  邓锦慈立刻上前帮他揉肩膀,舒缓筋骨:“我知道了,父亲,听家里人说,今天清河王来府上了?她装作随口问问的样子。

  “你怎么知道?”邓延武警觉起来,马上要喊管海进来:“这事你可不能说出去。”梁大将军的耳目一向众多,且他一向不喜清河王,今日在殿前已经明里暗里站在了萧志一边,而文臣以太尉李隐为首已经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在朝野中已经分成了两派。

  虽然司徒胡宽,司空赵成两个三公级别的大臣站在了李隐一边,但邓家其实并不想站在任何一方,但形势的变化已经容不得人多想了。

  中立就是没有立场的,会被随时抛弃,这道理谁都懂,战队如何选,站哪里,这是目前邓家的头等大事。

  邓锦慈一把拉住父亲,她是知道事情的轻重的,立刻道:“父亲不用太担心,我来的时候已经嘱咐了守门的小厮的,就不用惊动管叔了。”

  邓延武松了口气。

  “父亲,太晚了,累了一天了,回去休息吧,母亲已经备好热水了。”邓锦慈笑着推着父亲起身。

  邓延武犹豫了一下,刚才赵姨娘来过,说是煮了一锅参汤,等他去喝。

  见女儿不停地拉着他,似撒娇,女儿娇态毕露,终于不忍心,打发小厮去赵姨娘那里说一声,然后跟着她去了李氏的院子。

  赵姨娘接报后,顺手就将屋里的盛参汤的青花瓷海碗扔在了地上。

  邓锦慈看着夜色里雨后的漫天繁星,心里想的是,梁晟,今生我也不会让你好过。

  与此同时,大将军梁晟坐在自家的大厅里,看着匍匐在脚下的男人,冷笑道:“你要是能做到,我就答应你。”

  那男人站了起来,声音凄厉:“大将军要记住自己的话,不然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说罢,从衣服里拿出一袋粉末,对着嘴吞了下去,过了一会慢慢倒了下去,血从口里缓缓流了出来,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梁晟站了起来,看也不看他一眼,仿佛眼前只是一条死去的狗。

  “抬出去葬了,另外,把他家人送回去吧。”他看了旁边的侍卫一眼,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亲们,十一期间不定时外出探亲访友,更新会稍有迟缓,待十一过后恢复正常更新,日更哦·~请亲们多支持,多捧场~~

  第14章 校场

  七日之后,天空万里无云,这一天小皇帝出殡,葬于西山的陵园。

  所有人都明里暗里松了口气,按律例,所有在京的文武官员及文武官员家里享秩俸的命妇,连续七天,一大早,就要身着丧衣孝服,在未央宫门外的院落里哭灵。一哭就要哭上一个时辰才允许返家。

  熬了七天之后,所有人都像掉了一层皮,邓老太太眼框明显塌了下去,勉强支撑到皇帝出殡,就病倒了。

  温氏身体还不错,但也熬得面黄肌瘦,来看过老太太几次,都被老太太赶回去休息了,留下二房李氏和三房王氏在跟前伺候着。

  第二日,邓锦慈一大早就去秋寿院给祖母请安,骑射营的副指挥使的选拔就在今日,她想赶在母亲侍疾之前禀明祖母。

  进了秋寿院,院子里飘着一股子的药味,小丫头们正在熬夜。

  等通报过后,进了屋子,才发现母亲和三婶娘已经在屋里了,一个帮着洗脸净手,一个帮着穿衣梳头,连邓锦芳都在。

  “今日这么早?”,李氏问,邓老太太蔫蔫地,勉强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

  “嗯,早点来跟祖母请安,祖母今日好些了吗?”邓锦慈到嘴边的话一下子咽了回去,母亲一直不太同意她入朝为官,在这样的场合她只好默默闭了最,倒了一杯温水,递给了邓老太太。

  邓老太太哼哼两声,不置可否,旁边的青衫接过瓷杯,递到了老太太的嘴边,老太太喝了一口,喘了口气,然后道:“你今日是不是有事?”

  邓锦慈笑:“给祖母请安是份内之事,没事。”

  邓锦芳眼睛一转,上次李氏大闹松风轩,整个家里都传遍了,再联想到昨日听来的信息,忽然想到了什么,她上前扶住邓老太太,道:“祖母,昨晚上听人说,今日骑射营的副指挥要公开选拔了,也不知会花落谁家,这副指挥使的职位虽秩俸不高,但却是个实缺,不知道最后会花落谁家。”

  李氏脸色一变,心情瞬间难受起来,立刻将昨夜邓锦慈劝她的话忘在了脑后。

  王氏在一旁笑开了眼。

  邓老太太看向邓锦慈,道:“锦慈……”,老太太话一出口,李氏立刻截断:“母亲,这女子入朝为了官,整日抛头露面的,可是不好找婆家的,我的云云才这么小,求母亲开恩啊。”

  邓老太太脸色大变,她高门出身,一向最重伦常礼节,儿媳当众抢她的话,这是生生不给她面子,当时脸色就冷了下来,:“我到是不知道,这家里大事已经由你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