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明徐后传第98节(1 / 2)





  朱元璋摇头说道:“那也未必,徐妙仪的父亲魏国公徐达就是个稳妥人,他是我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立下无数功劳,却从来不飞扬跋扈,开国十大功臣,他行事最为谦和从容。唉,偏偏生了个这么个不听话的女儿,真是好竹出歹笋。”

  心上人被贬为“歹笋”,朱棣心中不快,不过面上依然从容,说道:“儿臣也觉得奇怪,徐妙仪的性格脾气不像其父徐达,倒和开平王常遇春的暴脾气相似。”

  一提起常遇春,朱元璋的眼里明显有了一丝不忍惆怅之意,常遇春是出名的杀将,动不动就要屠城,名声在民间和官场并不算好,远不如魏国公徐达,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撼动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份量,永远都是他最喜欢的爱将。

  朱元璋写给常遇春的祭文上说“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常遇春将星陨落后,再无任何将军或者文臣的死亡能够使得他这番深情流露。

  朱棣将常遇春和徐妙仪相提并论,朱元璋想了想,两人的本事、脾气、莽撞勇猛、执着倔强的个性还真有点像。常遇春在最辉煌的时候死于乱箭,徐妙仪在稍有收敛的时候陷入了杀人案,连人生跌宕起伏都类似。

  将这两人凑在一起,朱元璋对徐妙仪的不快少了许多。朱棣观察着父亲的神色,知道机会来了,他将手中的卷宗奉上去。

  朱元璋翻开一看,气得吹胡子瞪眼,“你把谢再兴的卷宗找来作甚?”

  朱棣不慌不忙的说道:“儿臣得知徐妙仪杀年大人之案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徐妙仪激愤杀人,毕竟她那个火爆脾气,全金陵城的人都知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如果徐妙仪真有罪,相信魏国公深明大义,定舍女以全大义。只是儿臣觉得,徐妙仪毕竟是功臣爱女,只要此案有一点点疑问没查清楚,就不能草率定罪,否则岂不寒了功臣的心?”

  “此案源头还是谢再兴案,年大人骂谢再兴是叛徒,徐妙仪觉得她外祖父是无辜,两人起了争执,激愤杀人。儿臣将当年卷宗找了出来,反复比对,发现十年前谋反案和昨日的杀人案十分相似,都是人证物证俱全,当事人无法自辩,都死无对证,这种手法太熟练,儿臣想到了第二种可能,那就是这两桩案子幕后之人可能是同一人。”

  朱元璋冷着脸问道:“同一人?你觉得谢再兴和徐妙仪祖孙无罪?”

  朱棣立刻说道:“铁证如山,谢再兴有罪,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之后徐妙仪的出现,旧案重提,发生了太多蹊跷之事,要将徐妙仪灭口,阻止她翻案。儿臣担心当年有朝中大臣和谢再兴合谋而为之,事发后将此事全都推到谢再兴头上,毁掉所有痕迹,一想到同谋依然逍遥法外,还在朝中为官,儿臣不禁为大明江山社稷担忧,此人一日不除,大明就一日不得安宁。”

  朱棣这一下猜中了父亲隐秘的心思,朱元璋一直反感徐妙仪插手谢再兴案,追根问底是因他对谢再兴谋反深信不疑,连曹国公李文忠劝降都拒绝了,这种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朱元璋对背叛自己的人深恶痛绝,谢再兴案在十年后暴露出了种种疑问,但朱元璋想到的不是谢再兴无辜,而是谢再兴谋反案还有同党,而这位同党可能就是他的开国元勋之一,组建锦衣卫,就是为了监视这些人。

  朱棣明白,一味给徐妙仪求情,反而适得其反,或许会触怒父皇,严惩妙仪,看在魏国公面子上,徐妙仪死罪可免,但一个背负杀害大臣罪名的女人,结局一般是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永无翻身之日,更不可能当他的燕王妃,前途尽毁。

  所以朱棣要做的,是顺着父亲的意,让父亲觉得自己和他的立场一致,先说徐妙仪的疑点和缺陷,然后将父亲对徐妙仪的反感,转向对幕后凶手的痛恨,转向对大明江山社稷的担忧。

  虽说不能立刻洗脱徐妙仪的杀人嫌疑,但至少能缓和局势,平息父皇对徐妙仪的怒火,将矛盾转移出去。

  朱棣这一招效果立竿见影,朱元璋放下对儿子的戒心,容许他和锦衣卫一起查杀人案,朱棣有机会去诏狱见到徐妙仪本人了。

  徐妙仪似乎很满意她的监狱生活,照吃照睡,朱棣去诏狱探视时,徐妙仪正在睡午觉,她睁开眼睛,居然还有心情开玩笑,“哟,燕王殿下是第二次来监狱看我了,这是这一次恐怕没那么容易把我带出去。”

  第一次是在鸡鸣山天牢。

  有毛骧在,朱棣不好做出什么关切的举动,淡淡道:“有个好消息,刘大人一家进京了,都活着。”

  徐妙仪却失望的叹了叹,“这算是个坏消息吧。刘大人一家安然无恙,若他从没遭遇过追杀,这说明刘大人对当年之事一无所知,他没有任何价值。那么当年所有的知情人都成了死人。”

  作者有话要说:  毛骧这个电灯泡,哼。下一章小八要来刷存在感了

  ☆、第153章 故技重施

  金陵城,靖江王府。

  朱守谦说道:“……按照你的说法,刘大人一家子死了倒对表妹有利?”

  买的里八刺点点头,“自打徐妙仪从韭山回来,到传出她杀了朝廷命官,这段时间她都在金陵城,被父亲魏国公保护着,出门打猎都有二哥徐增寿陪伴,从未离开京城半步,怎么可能出城杀刘大人一家?现在被关在诏狱里,分/身乏术,更不可能是她了,这说明凶手另有其人。”

  看着小八一脸关切的样子,局外人恐怕觉得他是真心来帮忙的。朱守谦没那么容易相信小八的话,讽刺道:“哦,我表妹为何在韭山遇险,难道不是你绑了她?”

  小八脸不红,心不跳,“真不是我,喂药,绑架,都是王金刚的主意,当然,我也有责任,不过他是主犯,我是从犯。”

  全世界所有的城墙加在一起都无法和买的里八刺的脸皮抗衡。

  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韭山事件后,小八被洪武帝软禁在深宫里,不得自由。可是小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大部分责任和怒火转移到了王金刚这个尸骨无存的死人头上,然后接着祖母奇太后重病,要去庙里祈福尽孝道,居然解开了禁足令,又开始出宫走动起来了!

  小八经常出入靖江王府,每来一次,朱守谦就痛骂他一次,小八有唾面自干的本事,无论朱守谦如何骂他,他都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实行三不原则:不对骂,不反抗,不气恼。

  每次挨骂之后,小八都神清气爽,照样东拉西扯和朱守谦聊天。反复几次后,朱守谦都懒得骂了。

  到了腊月,小八开始怂恿朱守谦去见表妹,“……都快过年了,你就一个表妹,手里有什么好看的宝石、毛皮,给她送去呗。”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朱守谦嗅出一丝丝不对劲,“提我表妹作甚?离她远一点,每次遇到你准没好事。”

  小八说道:“韭山之行让她吃了不少苦头,这不是为了表达我的歉意嘛,我祖母命使者送了很多东西来京城,最稀罕的紫貂皮我孝敬给德高望重的皇后娘娘了,有一箱子白狐皮纯白无暇,没有一点杂毛,就像天上云朵似的柔软,我想了想,全京城这些豪门闺秀,唯有你表妹才配穿这个。”

  这马屁拍的很到位,在朱守谦眼里,表妹的确比公主还要高贵。

  小八顿时觉得有戏,忙命人将那一箱子白狐皮抬进来,打开一瞧,果然纯白蓬松就像蔚蓝天上漂浮的云朵,这种极品毛皮可遇不可求,万金难买。

  不过朱守谦关上了箱子,冷冷道:“一箱子毛皮就想抵消你对我表妹的伤害?你倒很会做买卖。”

  小八忙说道:“不敢不敢,这东西再珍贵,都是身外之物,怎么可能和你表妹相提并论呢。这东西是送给你的,你命王府的裁缝按照徐大小姐的身量做一套大毛衣服给她送去,算是过节的礼物。”

  朱守谦问道:“你当真一点小心思都没有?”

  小八坦言道:“私心肯定是有的,我孤身在大明,无意和徐家为敌,不敢求徐大小姐原谅我,但这关系总是僵着也不好,最好能一步步的慢慢缓和。”

  朱守谦一脚将毛皮箱子踢给了小八,“带着你的东西滚,我表妹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一辈子都别出现在她面前才好呢。”

  小八也没有那么乐观觉得朱守谦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他很见徐妙仪,但是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她,唯一的希望就在朱守谦身上了。

  小八是个坚持不懈的人,一计不成,以后还有机会。只是当他酝酿下一次机会时,就传来徐妙仪当众杀二品朝廷命官的震撼消息。

  小八赶紧来到靖王王府,被暴怒的朱守谦摁倒在雪地里,“是不是你干的?栽赃给我表妹?”

  小八捂着脖子说道:“乌龟王八犊子才干这事呢,我现在是半禁足状态,走到那都有人盯着,那有本事做这些。依我看,今年在太湖小岛放火,企图烧死你表妹的幕后黑手嫌疑最大。”

  朱守谦放下小八的衣襟,小八在雪地里打了个滚,像只狗似的抖了抖狐裘上的浮雪,“我这就陪你一起进宫,找皇上说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