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明徐后传第57节(1 / 2)





  “二姐姐。”徐妙溪和徐妙锦眼神顿时一黯,糟糕,今天看来是出不去了。

  谁知徐妙清淡淡说道:“表哥,我这两个妹妹话多聒噪,出去未免会给你添麻烦,你又不好拉下脸教训她们。我是姐姐,管着妹妹们本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和她们一起吧。”

  于是无奈的朱守谦带着一串徐家表妹出门了。

  这三姐妹似乎早有默契,闭口不谈大姐姐徐妙仪去哪里儿了,先是去朱雀街的饕餮楼吃了一桌杭州菜,饭后沿着朱雀街逛街消食,买了一堆小玩意儿,在宋秀儿的胭脂铺天香阁小憩片刻,喝了杯茶,然后挑了一些胭脂水粉香料香包。

  到了秦淮河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各种华丽的楼船画舫穿梭其间,年纪最小的徐妙锦眼中露出一丝阴霾之色,很快被清风吹散,朝着朱守谦撒娇:“表哥,我们也租一个画舫游玩吧。”

  徐妙溪催促道:“对啊,我们玩一圈就回来。”

  徐妙清板着脸说道:“待会上了画舫,要放下帘子,不准靠近栏杆,不准垂钓,不准在船上打闹。”俨然一副朱守谦已经同意的样子。

  不愧为是同父异母的亲姐妹。永远都是最小的徐妙锦打头阵怂恿,徐妙溪补上一脚,徐妙清则摆出姐姐的架子明阻暗推,三人配合默契,今日定要玩够了才回家。

  画舫上传来歌姬舞姬清脆妩媚的笑声,还有男子轻狂的推杯换盏之声。朱守谦有些迟疑,说道:“这画舫恐怕不太干净,等改日我提前备一艘楼船,请各位表妹上船赏景吧。”

  徐妙锦说道:“我掐指一算,看今日就挺好。”

  徐妙溪说道:“是啊,择日不撞日。”

  其实画舫赏景,对徐家姐妹是毫不陌生的,徐家除了御赐的宅邸瞻园外,还城里城外还有几处专门赏景的别院,尤其是莫愁湖畔的园子,湖水浩渺无边,不仅景致如人间仙境般,而且没有闲杂人等打扰,和喧嚣的秦淮河截然不同。

  不过徐家三女今日要的就是这份市井繁荣热闹。

  朱守谦这样气质不凡的客人,自有人主动上来奉承。听说要租用一艘“干净的”的画舫,为首的一个老者见识多广,一瞥徐家三姐妹,就知是女扮男装,由兄长们带出来长见识的,笑道:“我们这里就有,船楼桌椅都是新造的,船上也都是些老实的船娘。”

  朱守谦问道:“当真?”

  另一人搭腔说道:“是啊,这位孙爷做画舫生意许多年了,绝对可信的。”

  一听见老者的声音,徐妙锦心中十分震惊:居然就是那天从粪车里将她抢回去交给大姐姐的老者!也称为孙爷!他是明教的人啊!他和大姐姐到底是什么关系?

  到底大姐姐和明教是怎么回事?

  雕栏玉砌的画舫上,徐家三姐妹终于如愿了,坐在画舫上看着两岸的风土人情,行经一座石拱桥,桥头有卖花的婆子提着竹篮招揽生意,孙爷立在船头,对婆子叫道:“花婆子,你的花全要了,去我铺子里拿钱去!”

  “多谢孙爷!”那婆子喜笑颜开,在桥上用一根绳子吊着花篮送到画舫上,乃是一篮子纯白清香的栀子花。

  孙爷有意讨好朱守谦,将一篮子栀子花给了他,笑道:“多谢这位小爷照顾生意,以后经常来玩吧,这篮子花送给您的朋友。我们市井里的小玩意儿都粗陋,不知是否能入得贵人们的眼……”

  朱守谦将一篮子栀子花送给了徐家三姐妹把玩。自己坐在船头和孙爷闲聊,这位孙爷见识多广,三教九流,风土人情,甚至朝廷大小事都略知一二,言谈直爽却不显粗俗,态度恭敬却不显低贱殷勤,很快就赢得了朱守谦的好感。

  两人在画舫上交谈,话题不知怎么扯到了鬼神之说。孙爷摸了摸下巴花白的胡须,说道:“其实人活的越久,越不相信什么鬼神,都是用来哄人的,背后一定有什么需要遮掩的秘密。就比方说有一年莲子营那里闹鬼吧,连一个夜间巡逻的百户大人都被吓得尿裤子了,说看见一个白衣白发,没有腿,也没有脸的女人哭泣,传的神乎其神。”

  “后来不仅是晚上了,就连白天人们也不敢靠近此地,过了一些日子,没人再听见鬼哭,有猎户壮着胆子去那地方打猎,您猜那人发现了什么?”

  朱守谦说道:“难道有人在哪里行不轨之事?”

  “对啊。”孙爷一拍大腿,说道:“那猎户走着走着,脚下踏空,落进一个深洞里,摔的七荤八素的,点了火折子到处乱走,居然发现一个被撬开的棺材!原来那地方是个两晋时期高官的墓葬!可惜了,里面陪葬品被盗墓贼洗劫一空,连尸首嘴里含着的玉蝉都被掏出来。所以女鬼是假,盗墓是真,就是那帮丧尽天良的盗墓贼挖盗洞,为了掩人耳目唱的一出戏呢。”

  朱守谦说道:“果真如此?估计那个百户也是被盗墓贼买通好了的,谎称见鬼了吧。”

  孙爷叹道:“这位客官真是聪明,应天府衙门和兵部的人将百户抓起来审问,果然招认是黑白勾结,里应外合,那百户被问斩了,到是盗墓贼行踪缥缈不定,至今没有破案呢。”

  孙爷的故事曲折离奇,不仅朱守谦听了,就连画舫里的徐家三姐妹也听了进去。那孙爷又说道:“客官,最近还有一桩闹鬼的的传说,说起来,其实是老黄历了。说的是绍兴以前谢大将军的故居。”

  朱守谦心头顿时一颤,面上装作不知,问道:“那个谢大将军?”

  孙爷说道:“当然是以前谢再兴大将军啊!你年纪小,应该没听过这位谢大将军,不是我胡说八道啊,如果这位谢大将军还在,我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就轮到不到魏国公徐达了。当年谢大将军是皇上麾下最得信任的大将,皇上的侄儿还娶了谢大将军的女儿呢,还有如今魏国公也是谢大将军的女婿。总之,当年的谢家的风光和恩宠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徐家。”

  “可惜好端端的,谢大将军突然爆出谋反了,满门抄斩,连兄弟家也未能幸免,据传谢家人当晚在祠堂里上吊自尽了,死前都穿着白衣,胸口血书一个冤字,唉,别提多凄惨了。”

  “从那时候开始,绍兴的谢家大宅就传闹鬼,贴了封条,白天都鬼气森森的,夜间还能传出女子的哭声。说来也邪门,最近谢家大宅门口出现了一具男尸,据传死相恐怖,像是活活被吓死似的,而那具男尸生前是一个军爷,当年恰好参与了包围谢家,准备将谢家满门抄斩。”

  孙爷犹如说书先生似的拍了拍桌面,说道:“您看这邪不邪门?绍兴人都相传是谢家人冤鬼索命呢。”

  朱守谦沉默片刻,问道:“发生了人命案这等大事,为何在京城都不曾听说过?”

  孙爷笑道:“这也是前几天才发生的新鲜事,我也是昨晚刚听一位来自绍兴的游商说的,估计还没传到京城。绍兴是县城,发生人命案会轰动全城。咱们金陵是京城,地方大,人也多,如今皇上还召集天下富商和工匠举家迁到金陵,各种热闹事都听不过来呢,一桩人命案算什么,所以贵人不晓得这些事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谢家是朱守谦的外祖家,如今发生了这等离奇之事,朱守谦有些坐不住了,想邀表妹徐妙仪一起去绍兴看看。

  画舫里,徐家三姐妹相视一眼,徐妙溪低声问道:“二姐姐,要不要将此事告诉大姐姐啊?”

  徐妙清想了想,说道:“大姐姐消息灵通,迟早会知道的,与其从别人嘴里听见此事,不如我们直言说了吧。四妹妹,你的脸色怎么那么差?”

  奇怪!这个孙爷既然认识大姐姐,那这些话应该是故意说给表哥听的啊!他们想要干嘛?徐妙锦哦了一声,嘴里却说道:“大概是听见鬼神害怕吧,二姐姐,我今晚要和你一起睡。”

  ☆、第88章 屠龙之志

  金陵,万寿寺。

  道衍禅师在此地和翰林院的文官一起修《元史》,正如秦淮河的地头蛇孙爷所言,金陵地方偌大,许多人和事在短暂的热捧之后就会立刻沉寂下来。犹如秦淮河的各类花魁娘子,你方唱罢我登场,故人不如新。

  想去年腊月道衍禅师作为大明使者从高丽国回京,不仅拿到高丽国国书,还说服了东北的北元高官投降,使得大明兵不血刃的得了三十万军民和辽阔无边的疆土,当时何等的荣耀,前来登门的访客犹如过江之鲫,义子姚继同帮忙接待客人,嗓子都快说冒烟了。

  短短三月过去,就连城墙细作进城炸城楼的大乱都平息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金陵城依旧一副纸醉金迷的样子,早就把道衍禅师这个和尚抛到了脑后。

  门前冷落车马稀,这个世界终于清静了。道衍禅师的晚餐是一钵白粥,一碗萝卜泡菜,还有徐妙仪亲手熬的豆豉辣酱。

  这对前任义父义女之间,似乎恢复了以前的融洽。只要不提到那些敏感的话题,他们之间还是聊的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