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农女晓燕第51节(1 / 2)





  肖妈就说这么好怎么能看的上他家小刚,李婶儿实话道,“这姑娘虽然哪都好,但就是有一样缺点,也是她快十八岁了,还没有出嫁的原因。”

  肖妈心里一打突,忙问是什么原因。

  李婶就说,这姑娘是个哑巴,口不能言,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小的时候因为生病才这样的。

  肖妈当时听了心里有些不乐意,毕竟自家的孩子总是好的,可回头想想中大儿子脑子不灵光,找个媳妇正常人的机会也不大,相比只是不能说话已经好太多了,肖妈一直也没有自己已经有钱了的自觉,觉得她儿子这情况能娶到媳妇就不错的了,如果这闺女真如李婶说的那样,那真就太好了。

  不过一切还得等见了再说,于是肖妈就跟李婶儿说能不能见一面,李婶儿热情的说好。

  第二天就把那姑娘带来了,来了肖妈才知道姑娘家的情况。

  这姑娘姓顾,单名一个甜字,长的不错,但不是特别漂亮那种,而是一看就让觉得特别舒服,简单的说就是有些端庄大方的感觉。

  虽然穿着打了补丁的裤褂,但是却没有畏畏缩缩,而是大方的笑笑,肖妈很喜欢,觉得这姑娘不错,后来肖刚见了原来二人还是‘熟人’,肖刚之前去经常去她家送煤气和啤酒,早就认识了。

  二人一见面就都很开心的样子,没一会儿就‘聊’到了一块,不过他们相处的方式当然不是说话,肖刚思路不清,说话都是慢吞吞的,而顾甜不能说,表达意思就是用手比划,两人交流不多,但是似乎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似的。

  肖妈看到她们这样投缘自然十分高兴,以至于一开始对于顾甜不能说话的不满也已经烟消云散,不管怎么样,还是儿子开心就好,要是找个正常人,说不定会嫌弃儿子这样,到时候等他们两老没了,闺女和小儿子要是离的远,她再欺负大儿子怎么办。

  自打肖燕考了全市第一,各大高中争相抢夺之后,肖妈就觉得肖燕以后肯定错不了,这本事大了哪还会留在这个小镇上,自然有更大的空间,到时候哪还有空管大儿子。

  肖妈考虑好,就同意了二人的事,同媒要李婶儿表明了自己的意思,让李婶儿再问问那边的意思,李婶儿高兴的表示没问题,那边不定多乐意呢。

  果不其然,第二天李婶儿就乐呵呵的来说,那边也同意这门婚事,回头商量下礼金的事,就把日子定下来。

  肖妈就开始等着,本来说的好好的,可是两天后,李婶儿带来的另一个消息,就是顾家那边又反悔了。

  其实也不能算是反悔,只是那边换人罢了,他们不同意将大女儿顾甜嫁过来,而是想改成二女儿顾苗,想把她嫁给肖刚。

  而且听这李婶儿说,这顾苗是个聪明伶俐的漂亮姑娘,听那意思还很乐意嫁过来的。

  肖妈不明白了,自家不聪明的大儿子何时成了抢手货,她把自己的疑问说出后,李婶儿叹了口气说道,“大妹子,我也不瞒你。”

  接着她就一五一十的把顾家的情况说了出来,原来顾家一家四口,顾家夫妻两个和两个女儿,但两个女儿却都不是亲生的。

  ☆、第87章 87

  87

  接着她就一五一十的把顾家的情况说了出来,顾甜家里现在四口人,顾父叫顾全,是个混人,平时偷鸡摸狗没少做,还喜欢家暴,第一个老婆也就是顾甜的妈,就是被他打跑的,扔下顾甜爹不亲娘不爱的。

  后来顾全又娶了一任,生下一个女儿,叫顾苗,又给打跑了。

  现在的老婆是第三任了,叫周晓桔,肚子里怀着一个据说托人查了,是个男孩,把重男轻女的顾全高兴的就别提了,他本身不是多希罕周晓桔,但是看在对方怀了他儿子的份上,对她还算客气,至少怀孕之后一指头没碰过,这对顾全来说却是难得了。

  顾全的主要生计是在菜市场里卖猪肉,那里有他家的一个猪肉摊子,是他爸辛苦一辈子给他攒下的,包括他现在住的一室一厅的破楼房。

  顾家本是外乡人,祖祖辈辈都是杀手的,后来因为闹灾了,在家乡生活不下去,家里又没有别人了,就顾全他爸自己了,索性就离开了家乡谋生路,后来来到这里,就又开始干起了老本行。

  顾全他爸来的那个时候还什么都没有,后来靠着诚信经营口碑不错,后来买下了一个摊位,又在这边买了个小房子,娶了媳妇生了顾全。算是在这边扎下了根,生活了下去。

  不过好日子似乎就那么几年,顾全他妈在生下他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家里做生意又很忙,自己又不注意,有一次着了凉就此卧床不起,没两年就去了。

  顾父本身就是烟酒不离口,以前有顾全他妈说着还节制着点,这下子顾妈不在了,顾父连带着伤心难过,就没了节制,没二年也将身子弄垮了,杀猪是体力活,顾父渐渐力不从心,彼时顾全刚满十六岁,学早就不上了,就开始把这个手艺传给他,顾全不太喜欢干这个,可是本身也没啥本事,所以只得捏着鼻子干了。

  顾父看他接手了摊子,自己帮衬些日子就退了下来,顾全一开始不爱干,那是因为不知道摊子赚钱,接手后发现来他家买猪肉的还真不少,赚的自然也不少,就开始产生了些兴趣,摊子开的也勤了,只是时间一长他就嫌来钱太慢,又涉世未深,被人骗了进了一批注水肉。

  这肉被顾客买回去,放上半天就留下好多水,就算再不懂肉的人也知道这肉是注过水的,于是顾家的猪肉摊子名声一下子就臭了,有那之前眼线顾家肉摊生意的,就趁势在他家附近也开了猪肉的买卖,顾家的生意一落千丈。

  后来顾老头不得不重操旧业,把猪肉摊子又接了过来,靠着以往的口碑以及后面的优秀品质,一点一点的挽回顾客,这下顾全老实的跟在他爸身边帮忙,倒是消停了两年。

  顾父看儿子年纪也不小了,就托了媒人给儿子说了门亲事,婚后生了个孙女他虽然不太满意,但是也算是欣慰,顾全消停了两年,又有了孩子渐渐成熟了不少,顾父在再三叮嘱一定要以诚为本的做生意之后,又慢慢的把摊子的生意交给儿子,自己则在一边盯着。

  可惜顾父身体太差,又抽烟喝酒的,身子早就不行了,这一松卸下来,人就瞬间老了不少,不久便去了。

  顾全一没人盯着,没有半年又故态复萌,又动起了歪心思,这回倒是不进注水肉的,但是却挑些品质差一等的猪来进,他家都是买活猪来杀,之前一直跟一家养猪场有联系,但是那家养猪场因为品质较好,价格一直比较贵,顾父为了生意要进最好的,但是顾全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进这么贵的,一般农村家里都有养猪,而且有的要比养猪场的便宜三分之一,有便宜不占是傻瓜。

  况且他觉得没有多少人能吃出好坏,于是就托人在农村一家养猪的农房里进了两头,他就会杀猪,手艺虽然还可以,但是没有他爸那识猪的本事,所以根本没看出其中有一头已经病了不少日子了。

  这样的猪肉拿出去卖可想而知,好在没有惹出大乱子,当天买了猪肉的人家最多也就是上吐下泄,没有大事,要是只有一家这样大家也不会怀疑到猪肉身上,可是好几家买了他家猪肉的都这样可就说不过去了。

  这下子他家的猪肉摊子名声可就真的臭了,顾全不止一次的找那家农户讨要说法,要赔偿,可惜人家咬死不承认猪有问题,再说你买的时候没看清楚,赖谁?

  顾全本来就性子急躁,这一下子没了营生,天天烦就开始酗酒,他媳妇也管不了他,况家里没了进项,她只得出去打打零工,可是顾全喝了酒脾气越发不好,直到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顾全动了手之后,他就像找到了新的发泄渠道,有事没事就把媳妇打的遍体鳞伤,这年头不兴离婚,谁家没有点磕磕绊绊,开始他媳妇还忍着他,可是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丢下两岁半的小女儿,跑了。

  顾全没有媳妇了,才算清醒了点,没了猪肉摊子后一直靠媳妇打零工养家,如今养家的人没了,他只得再找营养,要不得饿死,老本行干不了,只得也跟人出去打工,不过也就是在镇上,镇上人口不多,口计也不多,赚的钱也有限,他是吃饱了不饿,也不怎么管他那小闺女顾甜,一次在家实在饿急了,不知道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就此说不了话,变成了哑巴。

  邻居看这小顾甜实在可怜,都帮着照应下,小顾甜东家吃一点西家吃一点,才不致饿死,磕磕绊绊的长大了。

  又攒了几年钱,有那好事的朋友看他可怜又张罗给他再说门媳妇,于是他第二任媳妇进了门,开始时还好,只是偶尔吵架时也会动手,但是还是少数,他还记得自己媳妇是被打跑的,后来这任媳妇生了个闺女,他可就不高兴了,两人吵了一架,他一个没忍住就动上手了,本来他媳妇在做坐月子身体就虚弱,这一下子就直接打进了医院。

  人的暴力因子一旦发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况且对方又不是他的对手,可不就任他打嘛,对方娘家又没啥人,他看没事,就更是变本回厉,后来只要一不顺心就拳打脚踢的,这个媳妇倒没跑,直接把人打没了。

  不过主因还是他媳妇当时生着病,对外只说是病故,他媳妇家里就一个瞎眼的老头,给了点生活费也没人追,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顾全的名声却在镇上传开,再也说不上媳妇了,两个闺女也是帮扶着长大,不过却是大的一直在帮扶小的罢了,顾甜六岁起就会做不少家务了。

  不但洗衣做饭,家里家外收拾的干干净净,而且针线活儿也是一把好手,性格也贤惠大方。

  但顾苗却不是那么回事,她恨透了自己父亲,觉得是他害的自己没了妈,要过这种苦日子,顾甜虽然平时对她颇多照顾,但是却是个哑巴,平时她没少被同学笑话。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说,顾甜就上到了小学三年级就不上了,而顾苗却一直在上学,要按顾全的想法,丫头片子还上什么学,将来嫁人了再本事也是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