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欢幸(闺秀真绝色)第80节(1 / 2)





  甄璀璨突然俯身向前,贴耳问:“我要平稳的当皇后,你会帮我的对不对?”

  “对,”董晴晴不介意再重演一遍,“晴晴说过,晴晴只愿与他在一起生,一起死,必会忠诚于您。”

  “我需要你的忠诚和帮助,希望你能帮我把他勾走,”甄璀璨颇为烦躁,不屑的道:“他最近常缠着我不放,就在前日,他说他爱我,听上去很好笑,我可无福消受,唯恐避之不及。”

  董晴晴心中一紧,难言的疼痛弥漫着。

  “让你进太子府当侧妃,即能成全你的夙愿,也能使我摆脱掉他的骚扰,还能让太后开心,对我而言,一举多得……”甄璀璨停顿了半晌,欲言又止。

  董晴晴翘首以盼,是有难言之隐?

  目光一扫,确认不会被别人听到时,甄璀璨才低声道:“其实,我也是为了我的私心。”

  董晴晴竖起了耳朵。

  “因为他突然表露心扉,说他爱我。你肯定想象不到我的煎熬,我被他束缚住了,困在他一意孤行的网里,我想脱身,不愿再违心接受他时常的一时兴起。希望你可以帮我减少些困扰。”

  董晴晴的心更疼了,她梦寐以求的东西正在被别人嗤之以鼻。

  “还因为我昨日刚得知我无法生孩子……”甄璀璨坦诚道:“我需要有儿子让我成为皇后、太后。”

  董晴晴震惊的捂住嘴,她不能生孩子?!这无疑是最好的消息,也是她突然接纳的最合理的理由!

  甄璀璨隐隐一叹,不由自主的在小腹上攥了攥拳头,闷声道:“难怪这半年以来,始终没有动静。”

  董晴晴心中暗喜,面上却带有忧色的道:“会不会是所查有误?”

  “不会,”甄璀璨不耐的道:“确诊了多次,太后也知晓此事了。”

  太后也知晓了?董晴晴想了想,无论如何,只要能顺利的进太子府当侧妃就能有机会改变一切,赶紧表态:“您能成全晴晴的夙愿,晴晴会用三生来报您的恩情,晴晴心甘情愿替您生孩子。”

  甄璀璨道:“三生太多,此生不要负我即可。”

  董晴晴信誓旦旦的道:“晴晴绝不辜负,也绝会不让您失望,会尽快产下男婴。”

  “太后信的人,我自然也信。”甄璀璨撇了一眼远处的华宗平,轻道:“当务之急,你要设法颇得太子殿下的欢心。”

  董晴晴面有羞色,这正是她一直想做的事。

  “他仿佛是太缺爱了,实在太容易被假象蒙骗,”甄璀璨漫不经心的道:“我不过是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对他温柔顺从,对他听之任之的包容。受尽他阴晴不定的冷眼和羞辱,我都忍下来了。有一次,为了证明对他的好,我还光着脚踩进荷塘淤泥里为他折一支他喜欢的莲蓬呢。谁知,我的虚情假意,竟然轻易的得到了他的欢心。”

  董晴晴一字一句都听了进去。

  “虽然我不认为你能得到他的好感,”甄璀璨笑道:“还是祝你如愿以偿。”

  “谢谢您。”董晴晴压抑着跃跃欲试的自信。

  “记住你对我说过的话,”甄璀璨郑重的提醒,“你说你毕生所求是跟他在一起过,不求其它。”

  “是,晴晴只求跟他在一起过,您让他生时他便生,您让他死时他就死,晴晴会追随他一同死。”董晴晴对天发誓,“绝不奢求其它。”

  甄璀璨满意的点点头,感慨道:“你的深情,真是令天地动容,我实在不应该逆天地而阻拦。”

  太后的銮驾已近,众人都已前往迎驾。

  甄璀璨拍了拍她的肩,微微一笑,“以后我们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

  董晴晴示忠道:“晴晴会倾力助您。”

  回到马车上,甄璀璨舒了口气,轻声道:“该你了。”

  华宗平把她拥进怀里,温柔的吻了吻她的发,眼眸中无比的坚定。

  她轻语:“要知道一切都有变数。”

  “我知道,”他将她拥得紧了些,“多行不易,但值得。”

  “没关系,”她轻抚着他的胸膛,安抚道:“无论结果怎样,我都能体谅你的迫不得已。”

  “结果若不顺心,我会不能原谅自己。”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前往离京近百里的留春山,大批的禁军随行护卫,队伍绵延数里。

  ☆、第九十章

  留春山,春来花织秀,山青青,花漫野,不可胜数的瑰丽。

  每逢春季,甄太后总会在留青山上住半月。木屋行宫建在山顶平坦处,倚势而建,可俯视整片留春山秀水奇景。

  太后銮驾直至深夜才赶到行宫,繁星明亮,阵阵花香,众人都已疲惫无心欣赏,早早歇息了。

  清晨,轻柔的雾霭笼着山峦,花草丛中的露珠水亮亮的,幽幽绿意。晨光熹微,一切都显得静谧而迷幻。

  “哇……”惊叹声此起彼伏。

  透过木窗眺望出去,景色宛似仙境。

  已有人情不自禁的奔下山坡,纵情于曼妙的春光中。

  华宗平最为开心,他让身子不适的太子妃留在屋中,独自各处取材做了一个简易的风筝,心性如顽童般,随心所欲的放飞着风筝。风筝飞不高,但他自得其乐。

  三三两两的闺秀公子们纷纷走出行宫,承太后的美意,踏青赏春。他们都刻意离太子殿下远一些,临行前,父母多次叮嘱:一定要谨慎,离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远些,尤其不能招惹太子妃殿下。

  李家的轰然倒塌,让京城的达官显贵们人心惶惶,都仔细的瞧着形势,生怕瞧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