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盛宠无双第44节(1 / 2)





  “君伯伯,你今天去给皇上送行,有没有见到我爹?他说没说让我什么时候回家去?”汪弘博放下那张纸,仰头问道。

  他在君家一住七天,心情也从最开始时的兴奋不已、乐不思蜀,渐渐转变成望眼欲穿盼回家,偏偏爹娘好像忘了还有他这个儿子存在,一直没来看过他,也不发话说让他什么时候回去。

  君恕微皱一下眉,他不想对汪弘博说谎,只道:“今日码头上人多,没有碰见。”

  汪弘博十分失望,垂低头道:“我还以为陛下返回京城后,爹爹不再那么忙,就会想起我来了。”

  君恕眉头皱得更深,揉着汪弘博的脑顶道:“陛下人虽然离开了,却留下很多任务让我们完成,你看,他还不让我回去呢。”

  “爹爹比之前陛下在时更忙?”汪弘博恍然大悟,“那娘一定也更忙了,所以不是他们不想我。”

  君恕没承认亦没否认,由得他自行演绎出一套完美的理由。

  “你们继续写字吧,”他柔声对两个孩子道,“我去看看你娘。”后面这句是对无双说的。

  汪弘博不觉有异,乖乖应下,牵起无双的小手坐回远处。

  无双望着爹爹离去的背影,总觉得有点奇怪,却又说不出到底是为什么。她耐着性子让汪弘博握着手又写了两行字,才道:“博哥哥,我写的真的好看吗?”

  “当然了!”汪弘博道,“你要相信我。”

  无双眯眼笑道:“那我要拿去给娘看。”说罢,便下了榻,拿起纸来径自往外跑,“博哥哥在这儿等我回来。”

  汪弘博今年七岁了,不多不少也懂得许多规矩。譬如男女有别,在旁人家做客,女子的房间不能随意出入。因此,不是杨氏招呼,或经过请示同意,他便不会往杨氏房里去,此时听无双这样说,也不觉得有何不妥,答应一声,铺平一张宣纸,开始做另一份功课。

  杨氏产后一直住在产房里坐月,尚未搬回正房去。无双吧嗒吧嗒跑过去,却不进门,躲在门帘后面偷听。

  杨氏轻柔的声音传出来:“……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早晚总得让他知道,今天都头七了……”

  她声音压得低,后面的话无双听不清。

  头七?

  是有人死了吗?

  无双握着纸张的小手紧了紧。

  谁死了,又不让谁知道?

  “做什么法事,陛下当天就发过话,没惩治凶手前,全不许下葬,尸体就保存在衙门里,陵光卫看管着,谁也不许动。”

  君恕嗓门大,无双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是发生凶杀案。

  她放下心来,却听杨氏问道:“这事儿,真的是海盗做的吗?大海茫茫,怎么查的出是哪一群人?什么时候才能把真凶捉拿归案?”

  杨氏少女时在杭州住过很久,倒也知道先皇时代为防海盗滋扰,曾施行海禁政策,严禁船只出海入港。此番举措虽起到一定程度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强行中断了正常的海上贸易往来。沿海地区有艺高胆大的民众集结起来,私下走私。

  祁国海岸线长,从北到南延伸过大半国境,根本不可能每一寸岸边都驻兵把守。大小港口可以杜绝商船往来,荒野海滩处,走私船从未断绝。

  眼见巨额利润都被这些人赚走,朝廷才重开市舶司,恢复海上贸易,拥有公凭(许可证)的商船便可出海,海外来的船只也要申领到入港许可后才能靠岸。

  自此后,凡是没有公凭还在坚持进行海上贸易者,都被划归到“海盗”里,一旦被清缴,所判罪刑极重。

  然而,依旧有很多人宁愿冒这番风险。

  因为领到公凭的商船,货物经市舶司清点后,必须根据商品种类与价值收税,本国货物出港税低,而海外货物入港税高。这税一高,便将利润分薄,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亏损。

  可是商船往来,从来没有空跑一说,都是出港一批货,入港又一批货。所以现行的税收政策引起极大商人们极大的不满,也给走私“海盗”提供了继续发展的空间。

  君恕叹气道:“皇上这不是让我留下来监督都指挥使训练海军,好早日将凶手捉拿归案么。”

  “你又没打过海战。”打仗的事可大可小,杨氏关心夫君,急道,“怎么不派个有海战经验的人呢?”

  “哪里有这种人?”君恕反问,“江浙、福建一带的海军,根本未曾真正进行过大战役,最多不过是在近海围剿海盗。”言罢,想起如此说话有贬低岳父的嫌疑,又找补道,“百年来海军抗敌的政策都是重在守住国土,不让外敌入侵,出外海作战,一直不是强项。”

  爹爹要出海打仗?

  无双听了半天墙角,就听明白这句。

  她猛地一掀帘子,刚要张口说“不想爹爹去”,就听君恕已先开口:“你放心,为了你和孩子们,我肯定不会让自己出事。”

  “现在,我们又多一个孩子了。”杨氏道。

  是在说弟弟吗?

  无双隔着纱屏,听到君瑀配合地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还隐约见到娘靠在爹爹肩头。她不好意思打搅爹娘亲热,悄悄放下帘子,小步后退,却听爹爹道:“嗯,弘博以后跟在咱们身边,就像咱们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我会好好栽培他成才,汪兄夫妇在天有灵,也能安慰。”

  汪思齐是寒门贵子,家乡早无亲人。沈氏娘家是杭州本地士绅,汪弘博交予沈家抚养也可行。

  君恕已去沈家走过一趟,表示过希望找机会慢慢告诉孩子,免得让他受到刺激的想法,也将沈氏希望汪弘博与无双缔结姻缘的遗愿告之。

  沈家知道汝南侯府尊贵,见君恕谈吐有礼,事事为人着想,没有半点骄矜之态。又看着杨氏长大,了解她性情直爽、心地善良。可想而知两人的女儿不会差,对这门亲事十分看好。再有,女婿是半子,君恕为了自己女儿后半生幸福,也会尽力栽培,让汪弘博留在君恕身边长大,对他只有好没有坏。于是,便答应将汪弘博交由君恕夫妻暂代抚养。

  无双乍听噩耗,心中惊诧又难过,一脚踩空,骨碌碌滚下石阶。

  君恕听到动静,出来查看,见到小女儿四仰八叉地躺在台阶下,显是摔懵了,张着小嘴,要哭未哭,傻愣愣地特别可爱。

  他快步上前把无双抱起来,掀起衣袖裤脚查看她是否受伤。

  好在无双人小不怕摔,除去手掌心擦破皮,膝盖磕青一块,并没有旁的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