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1 / 2)





  除方剂中的应用外,历来还被当做珍贵的滋补食品为人们所喜爱,《神农本草经》更是把茯苓列为上品,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他决定多挖一点,要是能挖一背篓茯苓,再加上那棵人参,就不虚此行了。

  差不多走到上次休息的地方,陆修远在附近打量了一圈,趁秦峰不注意,将印章在地上沾了些泥土,丢在了旁边草丛中。

  秦大哥,我们在这附近找找看看吧,上次走到一半,我就是在这地方休息的。

  秦峰点了点头,弯着腰认真拿着木棍扒拉着草丛找,看的他有些于心不忍。

  他自己也在附近开始认真找,没一会就看到那个不怎么显眼的人参,他蹲下来仔细查看了下茎叶,内心十分确定这应该就是正品。

  小心翼翼的把人参挖出来,放在手上细细查看:主根粗短,横体,只有两个分支,呈八字形,五行全美,也有圆芦,芋中间丰满,形似枣核。皮紧细,主根上部横纹密而深,根须清疏而长,质坚韧,有明显的珍珠疙瘩。

  个头不大,掂量了下,大概两百多克左右,换算一下这个参差不多将近百年了!

  品相这么好,如果再它等长大一些,肯定会更值钱,但他们家现在饭都快吃不上了,顾不了那么多,他轻轻把人参放到背篓里,盖好盖子,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

  兄弟!你看这个是不是你的印章!旁边传来秦峰惊喜的声音,他举着一枚长方体的印章小跑过来。

  陆修远转身接过,仔细看了下,嘴角咧开一个笑容,激动的握住秦峰手,没错!正是我的印章!终于找到了!

  秦峰看到他那么高兴,挠挠脑袋也笑出声,可算是找到了。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陆修远仔细擦了擦上面的泥土,把印章小心收好,感慨道:辛苦了!这次真是多亏了秦大哥才找到的印章!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秦峰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以后别老往山上跑了,多不安全,大哥还指望你以后当了大官蹭杯喜酒呢。

  陆修远尴尬的笑了笑,这个要求有点难实现,天知道,他根本没打算去考科举,古代科举那可是比现代高考难多了。

  而且官场浮沉,尔虞我诈,不太适合他这种老实人。

  他们没有在山上耽误太久便回去了,毕竟入了秋,山上也不怎么安全,总的来说这趟出行稳赚不赔,他心情愉快的跟着秦峰踏上归程。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路不怎么好走,这次秦峰要帮他拿背篓陆修远没有拒绝,还是稳当一点好,万一自己脚滑,摔坏了背篓里的宝贝,那可不划算。

  俩人下山途中,还在山脚看到有几棵地黄,他本着不浪费的心情,又把它们全挖走了。

  这次出门急,行走了大半天,一口水都没喝,陆修远口干舌燥的,但是他一点也不觉得累,健步如飞的往家的方向奔去。

  等秦峰把他送到家门口,却拒绝了进去坐坐喝杯茶的提议,说了句家里还有事就急忙回去了,搞得陆修远想好好感谢他都没来得及,也罢,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

  推开门,张氏跟他大嫂两人正坐在院子里绣东西,小莲则是在他们旁边看着学习。

  陆修远一进来,张氏连忙放下手中的绣活,过去要接那个背篓,印章找到了吗?上山就上山,还背着竹篓去,也不嫌沉。

  这个重,还是我来吧。他避开了张氏的手,把那个背篓缓缓放到地上。

  知道重还背它做什么。张氏掏出手帕帮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心疼的说道。

  陆修远打开上面的盖,露出了里面的地黄跟茯苓,上山的时候顺便采的中药,这都是好东西,卖了钱就能再给爹拿药了。

  张氏看着背篓里满满的药材,心里酸涩道:你们兄弟俩,都是好孩子啊

  把药材给张氏看过后,便搬到自己房间的阴凉处放着,上午的活动量有些大,这还没到晚饭时间,他肚子就饿的快受不了了,好不容易挨到晚饭,便迫不及待的提出明天去镇子那边卖中药这个事情。

  本来明天张氏就要去镇上他大哥那里拿药,听了这话,干脆就让陆修远替自己跑这一趟,现在天气冷,还能顺便帮他大哥陆修武带两件厚衣服。

  这次去镇上别忘了到平安堂谢谢许大夫,你能好起来,还是多亏了他免费开的药,咱也没什么好东西,你挖的那草药要是值钱的话,不行就送给人家当谢礼?张氏试探的说道。

  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平安堂在原主记忆中药价可不便宜,当时给陆大富抓药的时候,就是去的相对便宜的福康堂买的,至于张氏说的平安堂免费送药这事,他还得确认一下情况再说。

  第6章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陆修远就被叫了起来,让他赶紧起床,一会去村头乘坐牛车,别耽误了时间。

  吃过早饭,张氏又塞给了他几个铜板,二郎,这几个钱给你,在外面要是饿了就买点吃的吃,不要饿肚子。

  这趟出行虽不打算花钱,但毕竟出门在外,还是带点钱在身上比较好,这才接过数了下,十个铜板,不多不少,上面还有残留的温度,他仔细贴身收好。

  这次去镇上一共三个任务,一先去平安堂看看情况,合适的话就把这一背篓的草药卖掉换钱。

  第二件事就是去找个活计,看看有没有自己能做的,现在家里这个情况,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行。

  第三就是去给他大哥陆修武送衣服,顺便把他大哥买的药拿回来。

  内心规划好后,他准备背起背篓出发,旁边张氏擦了擦手,把背篓抢过来自己背上,陆修远没抢过张氏,硬是被她一路背着背篓送到村口。

  村口立了块大石墩,一头老黄牛被拴在旁边,它后面拖着一个大板车,车上错落有致的铺了几个草垫,挤一挤大概可供十几个人坐。

  哎?大侄子,今天是你拉牛车啊,我家二郎也去镇上,路上麻烦多照看一下啊。张氏冲坐在石墩上的一个大青年说道。

  那个青年叫李顺,生的魁梧雄壮,黝黑的皮肤,身材跟秦峰不相上下,他听了这话露齿一笑:我爹有事来不了,我替他拉一段时间车,婶子放心吧,绝对没问题的。

  他站起身,从车篷中间夹缝找出一个软垫,递给陆修远:来,二郎自己随便找个地坐下吧。

  李顺他爹是村长的弟弟,平安镇虽繁华,但他们金山村比较偏僻,到镇上要走很远的路,平时就是他跟他爹主要负责村子交通这一块,父子俩都比较强壮,在路上也比较安全,没有人敢来抢劫。

  陆修远过来的时候,车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了,现在地里收获期过大半,这些人得了空就去镇上采补过冬的物资。

  大家看到陆修远坐了下来,立马七嘴八舌的打问道:

  陆二郎,前段时间听说你一直发热,现在身体好了?

  你说你乱跑什么,山上不安全,你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不是那些莽夫。

  读书人就老老实实在家温书就好了,别老想着到处乱跑。

  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但总体来都是关心他的话,也就笑着应下。

  好在没等多久,确定没人来了后,李顺就拉着一行七八个人往镇子方向走去。

  老黄牛拉着板车,走在不算太平坦的路面,路边两旁还有不少人在收庄稼,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陆修远拖着下巴,眺望远方的田野,心胸开阔,很是舒服。

  耳边传来儿童们的打闹声,嘻嘻哈哈,充满童趣,转头望过去,就让他看到大好美景下的一丝不和谐处。

  村里的那几个孩童,在地里揪着商陆玩过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