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替嫁后我驯服了病娇(重生)第91节(1 / 2)





  不等虞砚拔剑,男子便被离得最近的兵卫给踹翻在地,一个擒拿死死按在地上。

  刀架在男子脖子上,那人突然叫道:“安北侯!我对你有恩!你怎能恩将仇报!!”

  兵卫手一顿,抬头看向虞砚。

  虞砚倒是来了兴趣,挑了下眉,“恩?”

  他低笑了声,摆了下手。

  士兵松了手,男子爬起来,还挑衅地瞪了一眼士兵。

  虞砚没再看他,而是转头瞥了一眼孟久知。

  那一眼意味深长,孟久知头皮发麻,讪笑着,走上去踹了男子一脚,在男子晃晃悠悠又要栽倒时薅住他的领子。

  “走!”

  **

  一炷香后,那男子被五花大绑,扔在虞砚与副将议事的帐中。

  虞砚有洁癖,外面来路不明的人他不想让人踏足自己的领地,于是叫人抬了块兽皮毯子铺在中间,把那人扔在上头,不许他出那个圈。

  那男子实在太聒噪,吵吵嚷嚷着让虞砚“报恩”,虞砚嫌他烦,让人往他嘴里塞上了布条。

  孟久知把人弄老实了,末了又偷偷补了一脚。

  他走到虞砚身边,这才低声将此人来历讲明。

  ……

  虞砚十九岁时一战成名,先帝封其为安北侯以示嘉奖。原本打算那时回京行封侯礼,离开前夕,好巧不巧地又遇上西北不宁,再度陷入动荡。

  封侯的旨意早早地传到了西北,但是虞砚却仍然不能离开,这一拖便又拖了五年。

  自从虞砚十四岁离开京城跑到西北参军,他再回京时已经二十四岁了。

  时隔十年,走时只是个无依无靠的少年,再回来已过了弱冠,重权在握,大霖的半壁江山都要依靠他来守护。

  他第一次回到京城时,当时的陈贵妃和康成帝想给他指一门婚事,放眼各世家,陈贵妃挑来挑去,最终选中了耿太傅的亲孙女。

  这本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虞砚素来都没有要成家的念头,孑然一身,他觉得很好,并不需要旁人参与进他的生活,所以他当即回绝了康成帝。

  可惜陈贵妃一意孤行,执意要让耿家女嫁过去。

  康成帝宠爱贵妃到了荒诞的地步,也不听虞砚的意见,直接下了赐婚的圣旨。

  虞砚心里清楚他们想要用姻亲来牵绊他,防止他权力过大而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他没有再拒绝,懒得再去计较。

  他只在京城待了一个月就又要回西北去,离开前,有个自称姓耿的年轻男子找上了他。

  那人声称是来告诉虞砚真相的,说是要跟虞砚揭开与他订婚女子的真面目。

  虞砚的手指随意搭在剑鞘上,笑了笑,“若你所言为真便罢了,若为假,你会死。”

  他笑着说的,仿佛是在玩笑,那位耿公子没放在心上。

  耿公子带着虞砚去了一处私宅,推开门走进了院子。

  那是虞砚第一回 偷听别人的墙角。

  他听到屋里是一男一女在说话,女子是他定下婚约的对象,男子是她的情夫。

  那对男女在屋中火热缠绵,耿公子有些尴尬地看了一眼虞砚。

  谁能想到他们来得这么不是时候呢。

  虞砚却一脸淡然,面无表情地听着。

  等屋里的动静归于平静,耿公子的腿都站麻了。

  不一会,听那女子轻声哭泣:“我不想嫁给那个什么安北侯,听说他杀人如麻可怕得很,我害怕,你带我走好不好?”

  男人安慰道:“皇命不可违,为了你祖父,为了耿家,莫要说这样的傻话。”

  “可是我真的不愿啊,贵妃娘娘怎么能这般独断,全然不听我的意愿呢?”

  男人叹息一声,“律法如此,谁叫你没有婚约在身呢。怪我,应当早日迎你过门的,谁能想到出这横祸。”

  女子哭道:“不怨你,怪缘分,是我们相识太晚……”

  耿公子听着男女肉肉麻麻互诉衷肠,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

  突然,那男子的一句话险些把耿公子吓得魂飞魄散!

  那人道:“这东西你拿着。”

  “是什么?”

  “鹤顶红。”

  “什么?!”

  那男人笑了声,嗓音温和:“安北侯为人谨慎,又挑剔得很,他不会轻易叫人近身,新婚夜他唯一不会防备的就是你。你把这药抹在酒杯上,只需一点,入口即死。”

  女子惊得半晌都没说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