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第128节(1 / 2)





  ……

  在同苏大海又寒暄了几句,确定好了签合同和订单的问题后,挂断电话的苏曼陷入了沉思。

  她向来信奉等价交换。

  既然对方这么上道,不光加大了订单数目,同意了自己的提议,还愿意给自己送锦旗,那她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再提供些能互换互利的东西。

  现在是1972年,国外的部队应该都已经研究改进出了新型的,以化纤制作的迷彩服,但以国内如今还没有大批引进化纤机器来看,应该是还没能跟上国外的发展、生产的速度,就算是有,也肯定没办法为全国各地的军团,和那么多现役军人配备。

  所以,如果她能把迷彩服这玩意儿给研究透了,再争取能给它批量生产的话……别说能从全国百万军人身上赚多少钱的话,太俗!

  只说这种能媲美国外技术的迷彩服能给国家和部队带来多大的好处……正好部队这边已经接纳了她之前想要接收退伍军人的提议,到时候完全可以单辟出一个专属于给这些退伍兵生产迷彩服的保密车间,简直是一举两得!

  迷彩服!必须搞!要大搞特搞!

  向来薅羊毛从不手软的苏曼在想明白一切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乔黎明。

  ——反正他已经是和自己确立恋爱关系的人,不薅他薅谁!

  于是,在乔黎明还没能从自己因得到苏曼回应,成功从工具人上位成对象的事情而欣喜若狂的情绪脱离出来,并满脑子想得都是在自己和苏曼都结束了忙碌工作后,该去看什么电影,去国营饭店吃啥饭菜,该如何约会的时候——

  苏曼派来的新任务,一个艰巨的任务,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都不一定能完成的任务,就这样先于乔黎明想要对苏曼做出约会邀请之前,卡着点地到来了。

  乔黎明:“……”

  明白了。

  我首先是个工具人。

  其次才是恋爱对象。

  呜呜!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定好时间的存稿箱没把文发出去!幸好看了一眼,晚了十分钟,不好意思!

  第138章

  1973年,4月。

  纺织厂的家属院终于建成了——

  看着林立的一排排五层小楼、四通八达的道路、防风必备的绿化树木……这样好的住所环境,说是家属院,实际上却更像在未来常见的小区住房。

  当然了,说的是房子的建筑设计,不是内部环境。

  苏曼可搞不来后世小区常有的那种啥运动器械,还有喷泉、花卉、法国梧桐啥的,她也就是在家属院里头栽了几排现在看着还跟大葱似的小树苗,暂时还长不成参天大树那种。

  虽然环境普通,但地理位置却一点都不普通!

  家属院一共前后两个门,前门离着工厂和主干道近,后门则紧挨着同样已经建筑完成的技术学校,工人们下了班步行也就十分就能到家不说,隔着一趟街的地方是县小学和中学的所在,妥妥的县中心位置的学区房!

  在检验房子质量问题的过程中,苏曼作为厂里的一把手,自然是要亲自检验,由她拍板说过关了才行。

  不说这年代特有的淳朴和严谨,还没有出现过“豆腐渣工程”这个词和相关的事,就说由麦秆公社成员组成的建筑队,建出来的房子自然是不可能出现问题,但苏曼做事向来谨慎,信任是一方面,房子的安全质量问题还是不能忽视,所以还是得仔仔细细走一圈看看才行。

  而同苏曼一起验收房子的,还有被她邀请过来的另外几个厂厂长。

  ——她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纯粹是为了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下房子建成后的快乐。

  其他几个厂长:呵呵,你猜我们信吗?

  ……

  和年前麦秆公社交房时的流程一样,房子建成后要先沉淀沉淀,毕竟这时候的房子不像未来房子的“钢筋铁骨”,还是遵循着老式房子的建筑方法和材料,不是建完以后就能立马入住的,多少是需要经受一下风吹雨淋。

  从四月初,也就半个来月时间吧,这房子就算是沉淀好了。

  但考虑到马上就要五一劳动节了,如果能选在这一天来完成剪彩、抓房活动的话,意义会更好,也会更盛大的原因,所以厂里的大伙儿还是压抑住了各自激动的心情,坚持要等到五一劳动节当天再进行抓房。

  现在全国上下都要求破除封建迷信,像是剪彩这种事情,虽说只是为讨个吉利,算是一种庆祝,但现在还只是1973年,距离1976年……还有三年时间,所以还是谨慎为上,不如借着五一劳动节的由头开展活动,免得真被人举报了,反而会弄巧成拙,好事变坏事。

  剪彩活动当天。

  作为厂里的一把手,欧县长和汪书记虽有心想要参加纺织厂的剪彩活动,但考虑到未来县里还会有更多厂子建成家属院,举办剪彩活动,他们也不可能各个厂子,每办一次剪彩活动就参加,所以就选择了一视同仁,没有亲自去,只派了马秘书作为代表。

  一会儿要上台讲话的苏曼趁着马秘书正在台上代表县里致贺词的工夫,对身边的小刘说道:

  “现在就算是房子建成了,工人们也没办法立即住进去,怎么说也得简单装修一下,再置办点家具啥的,在这期间,可以安排人把家属院东头的空地建个房子,以后用来办咱厂职工子女的托儿所学校,你回头记得安排人负责登记一下这件事。还有,像是装修这事儿,咱们公社装修队就能把活干利索,咱们厂内部人员想装修的话,可以给点折扣,至于家具啥的,也能组团去找会做家具的手艺人,看看能不能优惠……”

  在台下安排了这几件事情后,也就等了三五分钟的时间,马秘书就讲完了,将舞台让给了苏曼。

  向来喜欢即兴发挥,也从不怵头当众讲话的苏曼在上台以后,先是吹捧了一波县领导和刚刚代表领导讲话的马秘书,又跟着鼓励了一波台下的厂干部和厂工人。

  在成功给现场气氛调动起来后,向来是“做好事必须得留名”的苏曼自然也没落下和台底下的工人们说了一遍自己刚刚和小刘所说的那些,件件都是为了厂里工人着想的新安排。

  在成功获得了大伙儿又一波的热烈支持以后,苏曼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同样也是五一劳动节,她站在台上,代表妇联,为公社、大队里的女同志们,争取到劳模称号时上台讲话的场景……

  一晃,时间已悄然过去了四年。

  四年的时间,可以让懵懂幼小的婴儿变为能开始认知世界的大孩子,也可以让初入大学校园的少年蜕变为即将迈入社会的成年人。

  在这四年里,苏曼从刚参加工作,带着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精神,迎着这个时代仍对女同志持有怀疑态度,仍坚持大步向前走的小年轻,一步步成长为如今已经掌管着几个厂子,不再被性别束缚,备受人们尊重的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