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第122节(1 / 2)





  苏曼两辈子加起来也是头一回干这种拒绝人感情的事,多少也是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她对乔黎明其实并不反感,不管是形象、性格还是能力,她甚至都是带有欣赏态度的,只是……

  在福利院里长大的孩子,都是因各种原因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哪怕有院长妈妈,和那些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给予的,更像是同情的关怀,也不过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正常生活,而不至于在长大以后与社会、与那些从小生活在□□里的孩子格格不入。

  生存才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自动反应技能。

  爱人,和被人爱,都是陌生到怎么也学不会的。

  哪怕是苏曼在这辈子奢侈地拥有了来自赵桂枝和苏刚山的爱和亲情,可她也仍执拗地认定,这是一种让她能在这辈子凭借血缘关系得到上辈子没能得到的爱的幸运,而非是她自己值得。

  上辈子曾被至亲抛弃的痛楚,在这辈子得到了弥补,可往日痛苦造成的疤痕却是难以消退的。

  连血脉亲人都能抛弃,也被抛弃,那么还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呢?想到这里,她看向了乔黎明。

  或许,他对自己的爱慕是真实的、纯粹的,但恐怕连他自己都不能保证这样执着的爱慕能持续多久,又是否能保证其永远的真诚与坦荡。

  苏曼不想耽误乔黎明,所以……

  与其忐忑于未来,不如当断则断!

  想到这里,苏曼假意咳嗽了一声,停止了自己不合时宜的发散思维,对显然是已经明白自己刚刚话里意思的乔黎明,开口道:“既然乔知青你这边挺忙的,那我就先回去了……”

  年轻人嘛,谁没有过年少轻狂,少年慕艾的时候,可又有几个人,是真的能和最初令自己心动的姑娘厮守一生的?把话说开了,人也就能看开了。

  哪怕现在暂时想不明白,时间也必然能治愈一切。

  看着乔黎明一动不动的身影,苏曼转身准备离开。

  这既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好能够离开这里,也是给乔黎明一个独处的空间,让他能够沉下心思好好想一想,早点走出去,以后再见面也不至于尴尬。

  就在这个时候——

  从刚刚就没吭声,一直垂着头站在原地的乔黎明却突然开口,道:“可是小苏主任……要是那两条被我一眼看中后直接买下来的头绳,就是被送给了……送给了,我喜欢的人呢……”

  …………

  在同乔黎明结束了这一场互相试探又坦白的对话后,苏曼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开始有意识地避开乔黎明,包括避开所有可能遇到他的场合,任由自己整个人都投身到了更加忙碌的工作中。

  若是以往,乔黎明或许会觉得忐忑、不安又紧张,慌乱得猜测起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开始陷入到妄自菲薄的状态,甚至会主动去找到苏曼询问,好能够在得到回应后进行反省工作,争取能够缓和双方的关系。

  但,今时不同往日。

  面对苏曼的有意躲闪,乔黎明就像是一个木讷的锡兵,仍埋头于自己手头这些由苏曼安排过来的工作,像是没有察觉到苏曼对他的态度,却又和苏曼同样默契地避开了所有他们可能碰面的地方。

  这样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过完年后的三月份。

  1972年的到来,是否能给乔黎明和苏曼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来缓和,或是新变化,现在还没无从晓得。

  但可以确定的是——

  这一年,会是很好的一年。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这一章虽然是短小的一章,但却是感情线的一大进步!

  小曼的心情可以用一首诗来形容——《避免》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小乔的心情可以用一首歌来形容——《浪费》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这首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歌词的话,我其实更喜欢另外那句“没关系你也不用对我惭愧

  也许我根本喜欢被你浪费”)。

  ------

  前天作话里说了我最近“火大”后的第二天,我这座“火山”就真的“爆发”了,直接医院一日游,带着一大堆药回家了_(:3」∠)_

  第129章

  自从苏曼正式接管了纺织厂以后,整个花阳县的老百姓们,包括县里另外几家厂子的领导、工人们,也就都知道了县纺织厂因经营不善而被来自下边公社的,那家最近风头挺盛的麦田服装厂给吞并成分厂的消息了。

  老百姓对这种事情不太关心,只是在乍一听见消息的时候,私下里多少是会三五成群地讨论一下麦田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咋样,说说如今两个厂子合并成一个厂子以后还会不会再招工人的事情。

  这样的讨论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并大多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就又会被县里新的“新闻”所覆盖,但对于县里其他厂子的工人和领导而言,这事却是足够他们津津乐道一番。

  虽说都是同在一个县里的厂子,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别看各个厂子之间,表面上是因为经营方向不同而没有任何利益冲突,但实际上,都是一厂之长的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可都是竞争关系。

  从县里领导每个季度都要求的经济指标,年终的工作汇报,再到各厂子的年盈利……这些可都是决定各自厂子在新的一年里能得到多少县里给的补贴、优待,也是关乎着各个厂领导之间的面子问题。

  像是阳历年的时候,机械厂的谢厂长、皮鞋厂的皮厂长、毛巾厂的金厂长、食品厂的史厂长、烟草厂的曹厂长……这群厂长们齐聚一堂,准备汇报工作时,他们表面上谈笑风生,看上去友善极了,可实际上却都是在暗自发力,说着各自厂子今年的盈利,互相较劲呢。

  只是比起往年,今年他们中却少了纺织厂的王厂长,这个最会豪言壮志,却总被他们奚落的“猛将”,至于为啥今年会没有纺织厂……

  嘿嘿,在场的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眼神。

  ——谁都知道,如今的纺织厂已经不是从前的纺织厂了。

  纺织厂现在啊,倒是还没倒闭,但却成了下边公社的分厂,没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对此,对纺织厂如今情况心知肚明的厂长们嘴上说着对纺织厂如今被麦秆公社的那个麦田服装厂吞并事实的惋惜,说着对王厂长的同情,可心里头却都是想要看看如今已经变成分厂的纺织厂的笑话,恨不得现在就冲到纺织厂里去,好好奚落一番王厂长,顺便也看看麦田服装厂那位他们也都有所闻名的女厂长苏曼,会怎么处理纺织厂的那群工人,又怎么让纺织厂翻身。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伙儿在结束了又一年的年底汇报后,就都开始等待着纺织厂在年后开工的消息,想要看看他们到底会裁多少工人,又会因为厂领导交接这样的麻烦事儿,而闹出多少笑话。

  等啊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