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第87节(1 / 2)





  这让昨天还意气风发,不止疲惫地想要大干一场的苏曼在今天,已经开始十分从心地畅想起了自己五十岁以后的退休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了。

  苏曼合着眼,说着就要昏昏入睡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苏主任,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回来了,您要现在就见他们吗?”最近被调到苏曼身边负责一些琐碎工作的小刘干事的声音从门那边传了过来。苏曼一听说是自己派去琴岛的业务员回来了,连忙坐了起来,眼神清亮得看不出半点困意。

  苏曼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走到了办公桌后,说了一声让小刘先进来的话后,她对推门进来的小刘问道:“我昨天不是已经安排牛车去县里接他们直接先去招待所休息一天,明天再过来汇报吗?怎么这两个人没去回家去?还有,乔知青呢?”

  小刘解释道:“他们两个人从坐上牛车回来公社的路上就一直说想先见了您以后再回去,应该是想把他们这次带回来的订单合同交给您,毕竟这可是他们小心翼翼收了一路的工作成绩,要是让他们先回去,估计他们今天都没法好好休息了。至于乔知青,他说身体有些不舒服,把他带回来的订单合同都给了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说想要直接回大队休息了。”

  “身体不舒服?”苏曼皱了皱眉头心想,乔黎明不会是又“犯病”了吧……想到这,她问道,“那你咋没让乔知青去公社卫生所看看?他这出差才刚回来就不舒服,还是得多上点儿心才行。”

  “我跟乔知青说来着,让他去卫生所那看看,可他非说自己就是舟车劳顿,想回去大队好好休息。我拗不过他,也只能安排牛车给他送回去。”小刘说着,补充道,“我看乔知青的气色还好,就是不知道为啥他总捂着胸口……”

  听见小刘说乔黎明气色还可以的话后,苏曼就忍不住想起他之前在公社修缝纫机时,步行来回也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样子……这体格子,咋想也不至于有啥大问题。

  这让苏曼在听小刘说他总捂着胸口的时候,更是没有多想,只随口说了一句:“可能是火车环境太差,他毕竟是城里来的知青,兴许是觉得这三天太过憋得慌。既然他说没事,那就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吧,等休息好了再说!”

  说着,她就示意小刘把肖鹏和何石头俩人喊进来,准备好好跟他们了解了解这次琴岛之行的情况。

  ……

  这次被苏曼派去和乔黎明一起,以铺货为主要任务的两个业务员都是麦秆公社的普通社员,年纪都不算大。肖鹏和苏曼一样大,何石头岁数小一点,过了年也才刚满18。

  这俩人平时在公社里的风评不算特别好,是不少踏实肯干的社员们眼中,性格还算老实,但就是总爱异想天开,有事没事都好跟人贫嘴逗趣儿的两个小年轻。

  最开始,他们并不在苏曼的招工范围内。

  或者说,这两个人并不符合苏曼的要求。

  但作为一个外热内冷,骨子里仍带着几分资本家态度的人,苏曼对于录取人员这种事情总是先优先审视对方所能够创造的价值。

  虽然这俩人在外人看来十分平平无奇,甚至是有点油嘴滑舌,并且在苏曼和他们短暂的接触中,她也没能从中发掘到俩人任何的优点长处……但是!

  他们俩是苏曼来到这个公社以来,第一个有勇气站在她面前毛遂自荐的同志。而且,他们俩的态度也很明确:只要苏曼愿意让他们在服装厂上班,那他们就都不要工资,临时工也行,只要厂子这边能管他们俩一日三餐吃饱饭,那苦活累活他们就都能干!

  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没准他们就是没发光的金子,只等着自己帮他们变得光彩夺目呢?出于这样的想法,苏曼便留下了这两个人在厂里。

  而事实证明,苏曼做了正确的选择。

  看着再一次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两个人,苏曼还能想起他们俩第一次来到自己办公室时,那种带着破釜沉舟的表情,却在眼神中流露出了紧张与忐忑的样子,当时一眼就被自己看穿了。

  如今想来,他们应该是害怕自己会拒绝吧。

  面对才不过九天没见,精神面貌就都有所提升的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苏曼没有直接问他们铺货的情况,而是温和地笑了笑,问他们两个:“这次出差去琴岛感觉怎么样,一切都顺利吗?”

  两个人在听见苏曼如此关怀的问话,都有些忍不住心里的激动,却又不知为何地说起话来有些笨嘴拙舌,完全没了他们在面对琴岛的人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认生不怯场的社交nb症,支支吾吾半天才冒出一句:“感觉就是……就是,挺好、挺顺利的……”

  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却又不怯懦,尊重又不谄媚的态度,让苏曼十分满意。

  尤其是在两个人越发紧张,却不忘伸出双手,将他们带回来的订单合同递给自己时,没有半点因谈成了一笔业务而洋洋自得的神情时,苏曼心里更是忍不住点头,多了几分对两个人的看重,与想要多多培养他们的销售技能的想法。

  想到这,苏曼接过肖鹏和何石头递过来的,这份价值两千元左右的订单,说道:“说实话,在你们出发去琴岛的时候,我没想过你们真的能在那里谈成业务,只是想要送你们去见见世面。但显然,你们给了我一个,出乎我意料的惊喜。”

  苏曼:“虽然这批订单只有两百件左右的衣服,但我看了上面的价格,你们竟然考虑到了送货的问题,将定价抬高两块钱,这说明我在你们出发前教授的销售技巧,你们全都领悟了。这是最让我看重的一点。”

  说这话时,苏曼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悲喜,却足够让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激动不已。因为对于十分崇拜苏曼的他们而言,这番话等于是一种肯定,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

  正在两个人激动的时候,苏曼又问:“订单已经拿回来了,生产和发货那边会有专人来负责,这几天你们先好好休息一下,之后我会再给你们安排新工作。不过我倒是有点好奇你们这几天在琴岛经历的人和事……”

  “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都是按苏主任您教的做的,再加上咱厂子做出来的成衣质量好又不贵……”两个人都不好意思将他们在琴岛的时候,和乔黎明兵分两路,各忙各个的时候,他们在大商场和商店里受到不少白眼的事情说出来,只能挑挑拣拣着说经历。

  说到实在没得可说的时候,两个人只能使出杀手锏——

  将乔黎明特意交代他们送给苏主任的,他从琴岛买回来的特产拿出来!

  “苏主任,这是乔知青让我们给您的,都是他从琴岛带回来的特产,说是送给您的。”肖鹏说着话,何石头就小跑着去了办公室门口,将他们放在门外的两袋子特产拿了进来,“乔知青在回来的路上,就不怎么舒服,本来他是想亲自把这些送给您的,但在下了车以后,他就说身体有些难受,就只能先回去大队休息……”

  何石头也跟着说道:“是啊,这些特产都是乔知青特意买回来的,都是好东西!”

  苏曼一听两个人提起乔黎明,对他们手里拿着的特产只觉得乔黎明还挺有心的,但这想法也就在苏曼的脑海中出现了几秒钟,之后她就又问他们:“刚刘干事已经和我提过这事儿了,希望乔知青能够早点恢复健康。对了,刘干事还说他把机器订单合同给了你们?”

  “对的,乔知青把合同给了我们。”两个人说着,也是一拍脑门,才把这事儿想起来,连忙从里怀兜里掏出合同,交给苏曼,“这就是机械订单合同,乔知青还让我们告诉您,说这批机器会在下个月到,公社这边得腾好地方接收。”

  接过合同单,苏曼在看到了那个属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以内的价格以后,只扫了一眼乔黎明买的那四台机器的名字,做到心里有数就行了。

  具体的,等下个月机器到了再了解也不迟。

  反正还有乔黎明这个机械小能手在,甭管是重组还是翻新,也都是他的事情,苏曼需要的,就只是一台甚至是多台能够帮助她建立厂子的机器,外加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工具……不,是技术人员。

  看过了订单合同,确定没有问题以后,苏曼对肖鹏和何石头两个人说道:“机器的事情我都知道了。这几天也辛苦你们了,现在都先回家好好休息几天,等下礼拜一过来厂子正式报道——”

  听到前半句话的时候,两个人还想说他们不辛苦,回家休息一晚上明天就能立刻上班。但在苏曼说到后半句的时候,肖鹏和何石头震惊了。

  “苏、苏主任,您这意思是……”

  “我,我的意思是,给你们转正。”

  苏曼笑着说出了两个人期盼已久的事情,直给这两个小伙子说得眼眶都有些红了。

  当初这俩人毛遂自荐过来,说只想在服装厂有点事儿干,包吃就行不要工钱的时候,苏曼为了考察他们,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全都是厂里的杂活。

  什么搬东西、做卫生、看仓库……反正是各种脏活累活琐碎的活,全都是这两个人来负责。

  两个人年前年后地忙活了两个来月,一分钱的工资都没有,吃得也都是公社食堂的大锅饭,连过年的那段时间里,他们都得一起倒班看仓库,得到的,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时候,跟着公社值班的同志一起吃的那顿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