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照金巷第164节(2 / 2)


  陶宜抿了抿笑。

  “嗯,对,这是肯定的。”他认真地附和。

  蒋黎满意地看了他一眼,这才续道:“我大哥哥说他与你也算很有缘分。”

  于是她就缓缓地把当年新修运河,家里原本要因为选址改道大亏一笔,结果时任度支部判官的陶宜却算是间接帮了蒋家一把的事说了。

  以此为基础,蒋世泽是打从心眼儿里觉得陶宜和他们家八字相当合。

  “他说让我以身相许给你也不亏。”蒋黎说着,还忍不住笑出了声。

  陶宜听得有点怔。

  他除了有些感慨缘分的神奇之外,还……略有心虚。

  这多少也算个美丽的误会。

  当年他不过一个度支判官,其实这桩事无论如何也不该他出头去管的,但那个时候度支副使将要致仕,这是他极好的机会,所以他就和鲁墘合作了一回。

  是为朝廷,但也是为自己。

  “你在想什么?”蒋黎问他。

  陶宜回过神,笑了笑:“没什么,我在想还是不要同内兄说太多细节了,就让他这么盲目地喜欢我也挺好的。”

  蒋黎微忖,旋即了然,她笑着捏了捏陶宜的脸。

  他唇角轻弯,继续用手帮她揉着腰。

  姚之如在旁边看着许悠在水灯上几笔就勾好了一只乖巧的小兔子,顿感稀罕:“好可爱!”

  许悠含着笑,又转了一面,继续用笔勾勒着不同形态的玉兔。

  “小时候我还挺喜欢养兔子的,尝百草。”他说。

  姚之如在旁边看着,闻言笑道:“你是不是还喜欢养乌龟?”

  许悠笔下微顿,转眸向她看去。

  两人心照不宣地一笑。

  “其实你为什么要故作板正呢?”姚之如此时方好奇地问道。

  许悠道:“我翁翁说我长的这个样子看起来就不牢靠,若是性子再让人觉得跳脱不稳重,病人就很难信任我。”

  姚之如听到前半句还有点想笑,但听完了他说的话,不禁想起当日两人初见,她也的确是因着对大夫的刻板印象而对他不太放心。

  “世人总是多偏见。”她有感而发地说道。

  许悠看着她,笑道:“不过我万万没有想到刚来汴京没多久,一直苦心经营的形象就在你面前漏光了。”

  姚之如捂着嘴笑出了声。

  “其实也没有什么,”她安慰他道,“反而是经过了那次,我才觉得你是个和蔼可亲的大夫。”

  许悠却问道:“只是大夫?”

  姚之如轻顿,面颊微红。

  许悠也不追问,只是笑了笑,将画好的灯递给了她,说道:“我早前同你说让你改口的事,你可不要敷衍,我虽姓许,但我的确不叫‘大夫’。”

  姚之如再次被他逗笑。

  “嗯,”她低声道,“我晓得你叫‘知白’。”

  “我在家里行四。”他看着她,说道,“前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

  姚之如默默地听着。

  “他们都已经成婚了,现在我们家都只关心我有没有得成所愿。”他说。

  她抬眸朝他看去。

  许悠看着她的眼睛,微笑地,缓缓说道:“我来汴京之后,曾经写过信回去对我娘说,我看见了一个很合很合我眼缘的小娘子。她经历过很多挫折,但都勇敢地走了过去,她善良又坚定,把自己活成了更好的样子。”

  “我想娶她为妻,但在那之前,我必须学会等待。”

  “等她重新回到红尘,等她心伤愈合,等她注意到我在她身边。”

  “好在我们学医之人最不缺的就是耐性。”他柔声道,“只不知,今年年关的时候,她愿不愿意去我家做客?”

  他说罢,又顿了顿,问道“你愿意么?”

  姚之如沉默了良久。

  “知白,”她轻声说道,“你既知道我曾经历过的事,我想你应该能明白,我是不会再走同样的路的。”

  “我如今在汴京有自己的事情做,我很有成就感,没有想过要为了去做别人的媳妇而迁居异地,也可能永远不会。我……我也不想把自己寄托于他人羽翼,那些太没有定数了。”

  她说得有些艰难,但她还是说出来了。

  虽然可能会伤他的心,但她总不能拖到最后让两个人连朋友都做不成。

  然而许悠听了,却是很自然地笑着,点了下头:“我心仪的本就是这样的你。”

  姚之如微愕。

  只见他坦然地说道:“我早就想过了,我行医是在哪里都能干的,就算我与你终归没有走到一路,我也未必就会回家去坐馆,可能到处去当个游医也不一定。但你目前的经营都在汴京,山不好来就我,那我便去就山啊!再说我也不愿意你再吃一回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