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二十四章 把他弄醒(2 / 2)


你还别不信,这个就是像扎气球的原理,如果你一直扎的是气球的吹嘴部位,那气球胀体根本就没被扎到,肯定是不会泄气了。

但要是扎中位置,一针朝着气球中心扎去,重的话就瞬间爆炸,慢的话,也就慢慢开始漏气了。

唐萧自小就开始读医和学医,各种病人跟着唐仁天都见到过。所以在医学的造旨和要求,肯定是普通医生不能比的。

包括丁金伟和围观的民警,此时看唐萧的眼神,已经是满脸的佩服之色。真的没看出来,这个嫌疑犯,还有这手。

其实,最主要是围观的民警和丁金伟,他们都不了解唐萧的身份。但就算是看过他是医生,估计也不会想到,竟然已经是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

反正不管怎么样,现在高个的伤势有明显的改变,周围的民警心态都在发生着变化。

唐萧此时又再次聚精会神起来,他在看高个的肿块消退情况。在他看来,这个肿块可不是全消退就是好的。

因为情况不同,高个肿块下面的骨头已经伤到,如果单纯的让外表复原,那肯定是比较容易的。

但如果旦个的肿块消退到一定程度,肯定会对下面的骨头造成挤压,从而影响骨头的复苏功能。

这个道理是什么意思,主要唐萧考虑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这里还用上了重量承压学之说。

这个什么意思,比较简单的来讲就是,高个脸上的肉已经浮肿,它是和骨头一定程度的分离,粘度降低。如果完全消退肿块,表面的肉就会给受伤的骨头造成压力。

但如果保留一点肿块,让肉有点浮起,那受伤的骨头,就会减少压力。这个虽然重量很少,但道理就是这样,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博学多才的原因了。

很多东西,都是经过老祖先千百年前实践得到的结果,而不是靠着西医,通过解剖动物的尸体,动不动就开刀,动不动就开刀,这样来解决问题。

前面有提到,中医认为,人不宜开刀,能不动刀则不动,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气,要是动刀,等于就是放了人身上的气,就会变得很乏力和身体不适。

为什么在医院每动完手术就需要住院休养,那就是为了养身体的同时,一种西医不了解的气,也需要同时培养和再生。

国人每次病人休养,都会喂一些例如鸡汤,炖汤,说补身子,补身体。不然,这就是补气,汤类给人带来精气神,没有气,人就看起来很虚。

人一旦虚,那就是俗话说,你这气色不好啊。这就是气色的由来,气,就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中医就是懂这个,所以懂得一丝一毫都要计较。

好比中药,它说放三克,那就是三克,多半钱和少半钱,都会影响药效,这个是使不得的。

唐萧借助天瞳的辅助下,观察了肿块消退的程度,刚好为止,不完全褪去,就是为了不对下面受伤的脸骨造成负担。

当然,他不说,看的人当然是不知道。反正大家现在看高个的脸,已经比刚才褪去的不是一点半点,那刚才可是连亲妈都不认识的猪头啊,现在基本就好了。

就是这个基本,他们不知道,唐萧是有意控制的情况下。因此,银针已经给唐萧一枚一枚的取了下来,放回到了鹿皮褂内。

“唐……唐先生,为什么他还昏迷,有没办法弄醒。”围在最近的一个民警,此时已经改口,礼貌的问着唐萧。

唐萧轻视一笑,他接下来就是要做这个,道,“不急,容我再扎两针,他就会醒来了。”

说完,再众人那期待的眼神下,唐萧再次从鹿皮褂取出两枚银针。高举过胸口,眼睛看准,双手同时进行,一左一右,瞬间插入了高个的太阳穴部位。

但是,虽然他刚才的手劲道看起来很重,但快到太阳穴的时候,确实有意的控制住力道,只是针头进入约一厘米,就停了下来。

这个太阳穴部位,那可不是开玩笑,唐萧扎完之后,手上已经冒出一些细汗,只不过周围的人没注意而已。

只有当事人唐萧才知道这个穴位的严重性,深半厘和浅半厘,都是不行的。轻则中风,重者人可能去因此死去。

周围的人睁大眼睛,再期待这个奇迹。难道这两枚小小的银针,真的是神器不成。

刚才把高个脸上那恐怖的肿块消退,现在又用它来催醒高个,就是不知道,到底管不管用,灵还是不灵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这时,马涛打完电话,走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