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师公的叮嘱写了满满一本笔记,后面加糊了五张纸才够。

  端静合拢笔记,郁闷地叹气。

  到现在还没有见到未来的相公,不知道符不符合师公的期望呢。如果不符合,她得抓紧时间找下家才行。

  外面突然喧哗起来。

  刘嬷嬷走到门口看了看,又回来守在门口。

  徐嬷嬷像她的小跟班,亦步亦趋地跟着,完全六神无主。

  过了半个时辰,天全黑了,刘嬷嬷又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挂着包袱,急匆匆地进门,不由分说地将包袱塞进端静的怀里,催促道:“姑娘。快从后门走,马车已经备好!”

  端静呆呆地看着沉甸甸的包袱:“去哪里?”

  刘嬷嬷伸手去抓她,原以为一拎就走的事儿,谁知道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人纹丝不动,只有布料“滋啦滋啦”地发出抗议声。

  端静心疼地看了看被扯开的袖子:“新衣服呢……”

  刘嬷嬷拽得脸红脖子粗:“宣家出事了,夫人让我送你去乡下庄子住几天。”

  端静迟疑道:“宣凝去吗?”

  刘嬷嬷一僵,手上的力气泄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正要说话,就听院子里的大门“咣当”一声被砸开,纷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窗纸上火光、人影憧憧,几个官兵冲进来。

  延王爷端坐在堂中,瞄了眼一副小人得志嘴脸的林公公,低头喝茶。

  宣府女眷都被撵到了门外,成堆地站着。

  夜风冷,心更冷,她们只能互相依偎着取暖。宣读圣旨后,指望皇帝有良心的侥幸落空,宣家的败落已成定局,庆幸的是,全家被流放到一个地方,不必骨肉分离,还有鱼家的新娘子也没来得及拜堂,不用跟着受累……不过,为什么提着包袱进来的那个人这么眼熟?

  端静走回正堂,就看到宣府的家眷一脸见鬼的表情。

  她有点不好意思:“新房离这里有点远,迟到了。”乖乖地走过去,排在最后一个。

  延王爷嘴里的茶水哗啦啦地吐回杯子里。

  “……”林公公嫌弃地别过头。怪不得皇上总让延王爷跑去抄家,如此粗鲁,也干不了别的活了。

  延王爷站起来,顺手将杯子搁在林公公身边的茶几上,抬步往外走。

  林公公瞪大眼睛看着手边的杯子,表情像吞了一口屎。

  延王爷走到门槛前,突然收起了惊诧,甩了甩袖子,带着闲庭信步的悠然,慢吞吞地跨过门槛,来到那群妇女身边:“咳。闲杂人等就不必留在此处了。”

  端静无缘的婆婆立刻推了她一把,小声催促道:“还不快走。”

  端静茫然地问:“去哪里?”

  延王爷气笑了,怪不得她爹把人送过来,这烫手芋头也就现在的宣家不嫌了。

  他朝自己的亲信使了个眼色。

  宣家后门的马车他是知道的,满门被流放的节骨眼上还替外人操心,倒也无愧于宣家百年忠义之名,所以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皇帝给的流放名单上,宣凝就是条万年光棍。

  亲信识趣地过来想拽端静走,被扶着门框干呕的林公公看到了,立刻嚷嚷起来:“大胆!你这是要干什么?”

  延王爷不耐烦地说:“进了个不相干的人,正要赶她走。”

  林公公恶心得两眼昏花,端静又被延王爷给挡着,也没看清楚人,下意识地喊道:“乱臣贼子!哪有不相干的人。”

  他话音刚落,就听一个脆生生的女声赞同道:“还是这位大人公道,相干的,相干的,我今天过了门的。”

  林公公:“……”自己是不是不小心中了什么诡计?为什么情况如此不对头。

  听端静这么说,宣家女眷和延王爷完全没想法了。

  延王爷对着夜空深吸了口气,转身去角落舒缓郁闷的心情。

  宣家老太太泪眼婆娑地抓着端静的手:“苦命的孩子啊。”

  造孽哦!

  这当爹的是有多可怕,逼得自家闺女宁可被流放也不愿意回家去。

  端静一脸的莫名其妙。

  大家好像把走不走看得很严重,但是……

  宣家虽然很大,但是以她的轻功,还是可以走得很快的。

  至于那些官兵,则完全被她忽略了。

  这种不是问题的问题,根本连考虑都不用考虑。

  宣家的名声不错,皇帝不敢做得太绝,特意让她们住一晚上,等明天天亮再走。不过家底抄得很干净,连端静手里的那个包袱也不能幸免,宣家女眷都被搜了身,首饰绸缎全部充公。

  端静的待遇稍好,大抵是延王爷和林公公都觉得她脑子不正常,藏不了什么东西,让她自己换了身衣服,把首饰交出来。她都乖乖做了,看得她婆婆嘴角一抽一抽的。

  落难时期,有个情深意重的儿媳妇上门虽然不错,但是,这个脑子怎么看都会拖累儿子一辈子。

  她心里不大愿意,又说不出口。看老太太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样子,就算端静生活不能自理,都是上天恩赐。

  第二天天没亮,她们就被催促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