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陛下,大事不好了第19节(1 / 2)





  “您这身子之所以孱弱至此……”他犹犹豫豫不肯讲,微生玦与微生璟对视一眼,似乎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什么意味深长的东西。

  微生璟拍拍他的肩,“您放心,不论您今日说了什么,我与三弟都会当作没听见的。”

  老人抹了抹一头淋漓的汗,垂眼道:“是……是因为您似乎长年服毒……”他说出这个“毒”字时自己都打了个寒噤,但说都说出来了,便干脆闭上眼一股脑全倒了,“您身上用过的□□不下百种,有的是毒,有的则是以毒攻毒的药,其间繁复,须得花上数年才能辨个清楚。理论上讲,若能对症下药一一解之,并非没有医治的可能……只是……只是您身子孱弱至此,未必撑得过这些时日,也未必受得住解毒的痛楚,即便解干净了毒,也将留下一身的毛病,要想彻底痊愈……终归不大可能了。您……您是万金之躯,要研制解毒之法,须得日日取您身上血毒反复尝试,草民……草民不敢冒险为之。”

  微生璟听罢笑了笑,依旧很平和的样子,“我知道了,老医家,您下去吧。”

  “我送您。”微生玦手一伸,一个“请”的手势。

  老人跟着微生玦走出殿外,步履有些蹒跚,额头上依旧不停地冒着汗。他是山间医者,一生悬壶济世,怀的是仁心,行的是善事,之所以不愿入宫替太子诊脉,便是为了避免触及宫闱秘事。他拗不过那少年,终归是来了,而今却隐约觉着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了。

  微生玦在宫门外停下,看着老人哆嗦模样,笑道:“老医仙,您不必惊慌,没有人要杀您灭口。”

  老人抬起头,似乎将信将疑,又听眼前那少年继续道:“倘若太子真是太子,那么以兄长仁心必不会为难您,倘若太子不是太子……”他狡黠一笑,“那么终有一日,也许明天,也许数年,会有个身怀同样病症的人前来找您,向您寻求医治之法。到时,您可救之,也可弃之,一切随您心意。总之,我向您保证,您不会有事。”

  这番话绕来绕去,老人有听没有懂,但终归是信了这皇家的承诺,颇有些嗔怪地道:“你这小子,将我这老头子拖下水,还说着风凉话。不过啊……”他轻叹一声,“倘若这病者不是太子,而是寻常百姓,老夫倒挺想给他医上一医。我行医数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奇异之人,若能医好,倒也了了我余生的心愿。”

  “我想您会有机会的。”微生玦笑笑,“老医仙,我想再请教您个问题。”

  “你说。”

  “方才您替兄长把脉时,可有看出什么别的,或许……他曾受过不小的内伤,大约在一月前。”

  他摇摇头,“那副身子支离破碎,即便曾受内伤,也早已被其他病症掩盖,看不出来了。不过……”他仔细回想了片刻,“方才诊脉之时,我无意瞥见他左手手腕似有个伤口,看色泽应是新伤。”

  “怎样的伤口?”

  “那里戴了一串佛珠,看得不大清楚,伤口很浅,或许是不意被什么锋利之物割着。”

  “马车已在前头等着,我便送您到这里,您一路小心。”

  微生玦送走了人,转身又朝东宫走去。他离开得不久,微生璟还是以同样的姿势靠在床柱边,似乎知道他会去而复返,特意等着。

  他进殿之时也还是原先优哉游哉的模样,闲闲同微生璟道:“这老头也不容易,从杏城匆匆赶来又急急赶回去,说有个病人等着他医治,方才还问我备的马快不快,几时能到。”他笑了笑,“杏城离这倒是不远,可我要真给他备上半日能到的快马,他那把老骨头哪里吃的消?您说是吧,兄长?”

  微生璟看起来有些疲累,掩着嘴咳了几声,低低道:“那是自然。不过我久居深宫,倒不晓得眼下去到杏城最快只须半日了。”

  “快马加鞭,若再行水路,不仅去到杏城只须半日,就连从杏城到皇城也是如此。”

  榻上人似是没听出他言外之意,仍是白着脸咳嗽,半晌后道:“这医家果真妙手,我一身的病,宫中太医都道无法,他竟能诊出个究竟来。”

  “或许是医家当真妙手,也或许是宫中那些太医诊出了究竟却不敢言说,都是惜命之人,哪里肯冒险说出‘毒’这个字。只是兄长可知,这‘毒’从何而来?”

  他摇头,“皇家险恶,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有多少人觊觎,怕是数不清。我自小身子羸弱,长年服药,药里本就有三分毒,要想在里头掺什么东西实在易如反掌。其实我隐约也有些晓得,只是这残病之躯早已支离破碎,即便追查、计较又有何用,不过继续苟延残喘罢了。”

  微生玦默了默,再开口时已转移了话题:“险些忘了,臣弟今日来东宫,还有一事欲向兄长请教。”

  “三弟但说无妨。”

  “西厥一族居于大陆西面,数百年来始终是王朝安定的障碍,自天下两分,厥人日益猖獗,不仅时时扰我微生边境,也将皇甫氏族搅得人心惶惶,可谓是两国共同的一块心病。四年前岭北□□与西厥人暗地里的挑唆脱不了干系,依臣弟愚见,无论主战或是主和,都要比舍弃岭北来得妥当,为何当年兄长会做此决定?”

  “三弟玲珑心思,应当明白,岭北是块苦瓜,与其食之不如弃之。我微生王朝吃不下的东西,他皇甫也同样吃不下,若强而为之,那苦的不还是自己吗?”

  “兄长所言是极,臣弟心中困惑已解,便不叨扰您了。”他行了个礼便要退下,转身之时却又顿住,复回身道,“兄长左手腕戴的这串佛珠倒甚是好看。”

  微生璟似乎没想到他会注意到这个,低头看了一眼道:“是你嫂嫂前些日子从庙里求来的,我本不信这些,但也不想辜负她,便戴着了。”

  “太子妃对兄长一片痴心,难能可贵。”

  微生玦含笑退下,一直走到宫门外头,有人自转角处出来跟上他的步子,低声道:“主子,可有试探出什么?”

  “他圆得很好,极力暗示之下仍不为所动,岭北一事也能讲出个所以然来,我还不能确定。”他咬牙笑着,“太子妃前些日子送了他一串佛珠,你可知道?”

  那下属面露难色,“主子,我总不至于连这个都清楚。”

  微生玦一拍他脑袋,“怎么不清楚?他就是行个房事你也须得清楚。”

  他痛得“嘶”了一声,严肃道:“这个我确实是清楚的,太子弱冠之年娶得太子妃入门,因身子羸弱行不得房事。”他叹一声,“可怜那相国之女终日寂寥,白白给毁了一生。”

  他话刚说完又被微生玦敲了一记,“凭阑那里有什么消息没有?”

  “今日午时已离开杏城,主子放心,都盯好了,不会出岔子。”

  “微生将乱,走得远些也好。”他似是叹了一声,“皇甫……她终归是要去的。”

  ……

  三日后,两辆马车朝曲水县李家村驶来,马车很普通,看起来像是一般人家所有,村民们也没太当回事,只道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出门路经此地。两辆马车在村口停下,随即便有人下来,说他们是从外地来的,要去邻城探望远亲,眼看天色暗了不好赶路,希望能进村歇息一晚,热情的村民们立刻将一行人迎了进去。

  一行七人被领到了村长家中,同村长讲明了情况,还塞了不少银子过去,村长本就是好客之人,收了一些又退了一些,然后便给几人安排好了住处,还招待他们一同用晚饭。

  一屋子烟气袅袅里,村长居首位,对围坐在桌前的客人道:“粗茶淡饭,几位凑活着吃。”又朝外边喊,“老婆子,还有几个菜快些上来。”

  灶头那边忙活的妇人应一声:“这就来,这就来。”

  “李大伯,我们一路风餐露宿,到您这已算是吃了最好的一顿,哪来的粗茶淡饭之说?”那位被几人称作“小姐”的人如是道。

  “那便好,那便好。”

  “大伯啊,怎么不见您的子女?”

  “子女们都到外头谋事去咯!家中只剩我这老头子和那老太婆,冷清得很,今夜难得热闹了一回。”

  “看这里的村民们都和和美美的,您这村长可将村子治理得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