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陛下,大事不好了第8节(1 / 2)





  她干脆闭上眼睛,要死一起死,管它错不错。

  即便是肩上扛了个人,即便是踩在疏松的落叶上,他行走时仍是落足无声,只是走得久了,难免呼吸声重一些。

  他毕竟是个病号。

  江凭阑被这一毒一药折腾得颇有些神志不清,耳朵里嗡嗡嗡地响,偶尔又掺入一些不大规律的呼吸声,她听了一会,直觉喻南的状况也并不理想,有些无力道:“你一个浑身是病的太子……”

  身下人步子一顿,“咔擦”一声清响,落叶被踩碎了一片。

  江凭阑并未听见这响动,也没意识到自己失言,继续道:“出门也不多带些护卫……”她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的意味,“你们这些做儿子的,怎么一个个都跟老爹作对?微生玦不杀我,你也不杀我……不杀我也就算了,还偏都要救我……”

  他很快又恢复了先前的落足无声,步子甚至还比原先更快些,低声道:“我不是微生王朝的人,更不会是你说的太子。”

  她有些艰难地挠挠头,总觉得他这话里头有些什么说不出的东西,但此时身子极乏,也无力去追究,随口道:“不是就不是吧……”她勉力抬头看了看越往里越幽深的山路,“这是要去哪?”

  “能让你活命的地方。”

  江凭阑眼皮重得抬不起来,也没打算费力撑着,听了他一这句就放心睡了。倒不是说有多信任这个人,她是觉得,若他真要杀自己,先前就有一千次一万次机会,不必等到现在,也不必费心救她两次。

  而于她这个异世人来说,死生之外无大事。

  再醒转的时候,江凭阑听见打斗声,随即便看见一个圆圆的脑袋探在自己身侧,正给自己料理背后的伤口。

  她朝四周看了看,发现这里是一处山洞,入口狭窄,且有草木隐蔽,内里却宽阔,山壁上布着青苔,似乎离水源不远。

  南烛给她裹了伤,又替她束起了衣裳,轻声道:“江姑娘可还有哪里不舒畅的?”

  她没答,重新闭上眼,心中百般苦楚。

  不舒畅,全身都不舒畅。

  逃了大半夜,还是回到这一对主仆的魔掌,白给自己添了这一身伤,何苦哉!

  她闭了眼便自然注意到外头的响动,刀剑相击之声频频,可以听出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事,至于赢的是哪边……看看那个背对着自己优哉游哉盘膝调息的面具男就知道了。

  但她有些奇怪,喻南似乎只有夕雾一个贴身侍卫,夕雾身手虽好,却也一人难应众敌,况且听这声响,没有哪一方是单打独斗的。

  她靠着山壁侧耳去听。劣势那一方用弯刀,约莫还余寥寥数十人,优势那一方用剑,听起来人数更少些,约莫六七个。使弯刀的人气劲极强,应是江湖人士,而用剑的人出剑齐整,每次都击在弯刀刀刃同一处位置,连收剑时的步调都极为一致,显然是经过统一严苛的正规训练。

  竟有江湖名门可怕到这种程度?还是说……她蓦地睁开眼,一双眸子在黝黑的山洞里似有溢彩流动。

  是军队?

  谁的军队?是敌是友?如若两方都是江湖人士,还能理解为鹬蚌相争,但若其中一方是军队,该如何解释?

  江湖,朝堂,军队。

  三个水最深,平常人最不该涉足的地界,她竟一下都踩全了?

  她这边还在纳闷,忽听“咻”一声,似是烟火升空,外边打斗的声音于同一时刻停下。有人低喝一声“撤”,那持剑一方几人齐齐掠去,洞外转瞬寂静无声。

  江凭阑更摸不着头脑了。

  摸不着头脑的她被喻南从地上拎起来,踩着遍地的尸体带走了。

  她只来得及回头看一眼,这一眼借着月光,她发现地上躺着的至少有三方人马,看穿着都是江湖人士。她理解喻南为了省力,采取了令追杀者们窝里斗的法子,可是……

  “这些死了的是为千金令而来,那最后几个活着走了的是谁,为何而来?”

  他似乎笑了笑:“事情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事情确实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次日午时,江凭阑江小姐站在一面迎风招展的“杏”字旗下,眼见着街巷生气蓬勃,车如流水马如龙,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理了理额前碎发,道:“很好,就在这里招亲。”

  刚预备下马车的喻南脚下步子一滞,似乎走歪了一步,惊得南烛赶紧上前搀扶。

  江凭阑瞟他一眼,觉得昨夜过后这个病号似乎又虚弱了不少,也许是……枯叶杀人的大招折损了不少体力?

  照理说该有些愧疚的人并没有愧疚,反倒笑嘻嘻继续道:“我要比武招亲,声势越大越好,劳烦你替我安排一下。”

  牵了马刚朝后院马棚走出几步的夕雾回头看了一眼喻南,见他点了点头,有些不解地领命走了。

  江凭阑很高兴,就喜欢这种只干事不多问的。

  高兴的江小姐进了客栈大门,选了个视野开阔的靠窗位子坐下了,一边用筷子夹着花生米一边招呼店小二:“这位小兄弟,来。”

  “好嘞!客官有何吩咐?”

  “吩咐倒没有,就想请教个事,”她笑了笑,看一眼客栈门外的大旗,“这杏城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客栈、酒楼,为何独独你这门口有面‘杏’字旗?”

  “看姑娘这样子,是今个刚来的吧?这事啊,全城可都传遍咯!”他神秘一笑,“我也就不卖关子了,前几日,三皇子来了杏城,在我们这儿歇息了一宿,还直夸店里头的杏酒地道,特意赐了面旗。喏,”他朝那旗子努努嘴,“那上头的‘杏’字啊,就是三皇子亲笔提的。”

  江凭阑脸上笑意一僵,嘴里的花生米“咔嗒”一声响,随即她神色痛苦地捂了捂嘴:“你这店里的花生米也太硬,都硌着我牙了!”

  店小二慌忙朝盘子里瞧去,看这花生米的成色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如今托了三皇子的福,客栈已是名声在外,客人既然如此说了便怠慢不得,于是赶紧赔笑道歉:“是小店照顾不周,您看……要不给您换一盘?”

  “那倒不必,”她搁下筷子,端起茶碗将碗沿细细端详了一番,似在检查有没有污渍,良久后才将茶碗搁到嘴边。

  始终沉默端坐在对面的喻南也捻起茶碗,将斗笠沿上的纱帘掀开一角,抿了一口白水。

  立在桌边的店小二忽然觉得有点冷。